只有 3 款量產車型、從未達成年度盈利的特斯拉,憑什麼能坐擁千億美元市值?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0 日 8:15 | 分類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只有 3 款量產車型、從未達成年度盈利的特斯拉,憑什麼能坐擁千億美元市值?


公布 2019 年第四季財報後,特斯拉股價盤後又暴漲了一波,640 美元一股的價格也讓其總市值飆升至 1,155 億美元。

特斯拉這樣一家只有 16 年歷史、從未達成年度盈利、旗下僅有 3 款量產車型、年產量只有通用零頭的新銳公司,如何坐上汽車公司市值第二把交椅?未來如果馬斯克繼續一步步達成既定目標,特斯拉是不是有希望連豐田(市值 2,330 億美元)也一併斬落馬下?

誠然,股票市場上一切皆有可能,但特斯拉靠的可不只是運氣。那麼,特斯拉是如何坐擁千億美元市值呢?

簡明易懂的願景

馬斯克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且還能清晰的傳達給大家,在他的願望清單上不但有時速超快的電動車,還有火星車、Starlink 與太陽能屋頂等。

特斯拉更是有個簡明易懂的口號──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轉變,而支撐這個願景的是比傳統燃油車更好、更快且更具樂趣的電動汽車。

一直以來,特斯拉都在進行著從「嘗試」的谷底到「實現」高原的攀登,這樣史詩般的敘事也為馬斯克吸引了大批狂熱愛好者,就像當年賈伯斯在蘋果的「現實扭曲立場」那樣。關注馬斯克的人都能看到他明確的決心:一個億萬富翁居然願意在工廠的沙發上睡覺,願意動手解決問題,而不是打電話找人幫忙,委派任務或半途而廢。這就是所謂的微管理嗎?答案值得商榷,不過從成效上來看,馬斯克也確實解決了問題,這才是特斯拉受粉絲追捧的原因。

量產並非難題

說實話,之前馬斯克一直在量產上找不到要領,特斯拉幾乎每款車型都會出點問題。不過,爬出 Model 3 的「生產地獄」之後,他終於摸清量產的門道了。未來,中美德三國超級工廠的機器人與工人將聯手為特斯拉貢獻源源不斷的產品。

掌握量產門道和 Model Y 的提前量產與交付,這對於經常跳票的特斯拉來說絕對是重大的突破。對特斯拉來說,Model Y 是一顆真正的重量級炸彈,畢竟當下緊湊級 SUV 才是用戶最愛。當然,Model Y 和 Model 3 的部分市場產生排擠,但更豐厚的利潤絕不會讓馬斯克後悔。而且,如今 Model 3 也沒有餘糧了,美國用戶需要等待 6-9 週,而中國版 Model 3 已經排到今年 5 月了。

當然,未來更多新車型量產啟動後,特斯拉是否會重蹈覆轍,現在還是未知數,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馬斯克確實掌握了量產的祕訣。

真正的差異化

2013 年,當時的 Model S P85 還是單電機版,但其駕駛體驗已經是顛覆性且獨一無二的:它的運動性非常純粹,加速有力,沒有渦輪遲滯也沒有換擋時的闖動,引擎噪音更是全部消失。

如今,Model S 的體驗已經被 Model 3 完美繼承,價格還下降了一大半,至於續航與充電設施,也在不斷完善中。

電動食物鏈頂端

在電動車領域,特斯拉絕對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其生產能力已經超過所有對手。用戶選購電動車時,也會首先與特斯拉的競品車型進行比較。當然,綜合了性能、價格與設計後,市場上幾乎沒有能與特斯拉一戰的車型。

由於沒有排放標準限制的後顧之憂,特斯拉只需對車型進行小幅更改就能在全球各地銷售。未來,中國與德國工廠火力全開後,特斯拉就能在中美歐三大汽車市場大殺四方了。

傾聽用戶

在這個社交網路時代,馬斯克的 Twitter 成了他與用戶交流並提升好感的主陣地。在 Twitter 上與粉絲們交流能拉升股價嗎?也許不太行,不過確實能幫特斯拉樹立一個積極的形象,這無疑是一種無形的價值。

除了馬斯克親自在線上互動,特斯拉獨步天下的 OTA 升級也是提升用戶好感的利器。在許多人看來,透過 OTA 升級增加新功能的操作簡直是業界良心(比如哨兵模式、電池性能提升和各種形式的 Bug 修復),這可是大多數傳統廠商玩不來的操作。對於智慧手機時代的用戶來說,這才是他們最熟悉的方式。

打破常規的創意

Cybertruck 就是特斯拉打破常規的創意之作,這款爭議十足的產品如果放在其他廠商根本是天方夜譚。在發表會上,Cybertruck 的防彈玻璃還鬧了大笑話,但整場發表會絕對是創意十足。

事實上,打破常規一直是貫穿特斯拉產品的主題。舉例來說,家用車屬性的 Model S 能在直線加速賽上勝過超跑,而 Model X 則有個炫酷的鷗翼門;至於 Model 3,則化繁為簡搞出了獨一無二的內飾。

在講求高度平衡的商業環境中,特斯拉玩轉了非正統的設計,這也是它們大獲成功的原因之一

千億美元之後呢?

未來的路上,特斯拉還要繼續解決量產、盈利、工人安全、品質控制和自動駕駛等無數挑戰。不過,特斯拉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在電動車市場上它依然沒有真正的對手,所謂的「特斯拉殺手」一直在路上,但卻一直是只聽樓梯響未見人下來。誠然,市場上有許多不錯的電動車產品,但整體對比下來它們都讓人感覺少點什麼,而真正有競爭力的產品又大多針對高階市場,在價格上沒什麼競爭力。

也許福特 Mach E 或 Rivian 的 SUV 們未來能讓市場緊張起來,但它們離量產交付至少還有一年時間,到時 Model Y 可能已經分走大部分蛋糕了。

這樣來看,1,000 億美元市值根本不是特斯拉的天花板。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