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危機衝擊經濟,武漢肺炎「逆轉」全球化?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27 日 8:15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公衛危機衝擊經濟,武漢肺炎「逆轉」全球化?


俗稱武漢肺炎的 2019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回顧 17 年前爆發的 SARS 疫情,這些類似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加上近年保護主義浪潮興起,讓昔日全球化的受惠者開始紛紛感到痛楚。為了防疫採取的圍堵措施,重創全球旅運業、製造業與零售業,也激起新一波對全球化與「逆轉」全球化的辯論。

現今中國發展難與 SARS 時期同日而語

回顧近 20 年來中國發展,今天中國在各方面已無法與 17 年前 SARS 發生同日而語,經濟成長讓中國成為全球工業依賴的世界工廠,世界旅行景點到處可見中國人的蹤跡。這些年全球得利於中國龐大的生產力與消費力,可說是全球化風潮的甜蜜時光。根據世界貨幣基金(IMF)報告,2003 年中國 GDP 占全球經濟 4%,到了 2019 年,中國 GDP 占全球經濟超過 16%。

空運方面,根據世界銀行的全球航空旅運人次統計,SARS 時期中國約 17 億人次使用航空,占全球航空旅客 5%;到了 2018 年,空中旅運人次已突破 43 億人,占全球 14%。

在武漢肺炎衝擊下,旅運需求量大幅減少,許多國際航空公司停飛中國航線,停航潮至少要到 3、4 月底;美國主要國際航空公司,包括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 Group Inc)、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與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都宣布取消直到 4 月底往返中國的航班。其他國家航空公司也紛紛暫停前往中國的航班,對旅遊業帶來重擊。

疫情牽動全球供應鏈,金屬油價跌幅大

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也穿越到地球另一端歐洲的工業,因零件取得問題,義大利汽車製造廠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Fiat Chrysler,FCA)暫停塞爾維亞工廠生產,這是歐洲首度有汽車製造廠因武漢肺炎疫情採取停產措施。

台灣電子業廠商評估,3 月初可能出現供應鏈中斷。除了電子業供應鏈中斷,中國歐洲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18 日更表示,若疫情持續影響供應鏈,全球恐將面臨抗生素短缺。

中國的慢速轉動進一步影響全球工業原物料價格下跌。據《金融時報》(FT)報導,工業用金屬價格下跌,只有黃金價格上漲,因為投資者尋求保價的貴重金屬,純銅價格則自 1 月中以來下跌 11%,石油價格下跌的幅度也相近,使石油出口國考慮減產,以扭轉價格下跌趨勢。

消費大減,零售業銷售低迷

對病毒的恐懼也造成民眾避免前往公共場所,餐廳、電影院,各大平價時尚服飾廠牌迅速感受到衝擊。蘋果 17 日發聲明預警,表示由於全球 iPhone 供應量減量及中國需求下降,本年度第二季財報不會達到預定目標。

疫情蔓延,全球化挑戰與反思

金融時報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帶來「去全球化實驗」,國際障礙築起不是為了停止貿易或移民潮,而是為了防止感染擴散。

武漢和其他疫情重點城市還在封城之際,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大使也呼籲其他國家不要將武漢肺炎當成藉口,築起對中國的貿易障礙。英國《衛報》(Guardian)社論分析,這應證了中國擔心世界各國想藉機使用保護主義,因為各國長久以來都在尋求正當施行保護主義的契機。

跨國公司也在此次疫情體會到依賴單一國家供應鏈的後果。根據據上海美國商會(AmCham)最新調查,接受調查的在中美國企業有三分之一表示,若中國工廠持續無法開工,將迅速把相關業務遷出中國。

美商思考加強投資其他發展中國家以分散風險之際,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大砍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明年約 16% 總預算。若預算削減通過,美國對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會員國捐款將減少四成。過去世衛年度預算約為 48 億美元,來自美國的經費就占 2.5%。公衛預算減少等於置全球公衛體系於風險下,此時儘管算擴大投資發展中地區以避免經濟危機,若類似武漢肺炎的公衛危機再次來襲,人們恐怕仍難以應付經濟遭公衛危機重創。

在現今科技、運輸高度發展下,全球更緊密連結,全球化「逆轉」的結果跟疫情走向一樣難以預料。然而,這次危機提醒世人,過去全球化只專注經濟層面投資,現今也該將公共衛生投資納入全球化風險的思考重點。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