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車笑笑 電車雪上加霜?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10 日 11:25 | 分類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油車笑笑 電車雪上加霜?


2020 年第一季籠罩在武漢肺炎疫情下,在一片蕭條中,機車是少數買氣回溫的市場。儘管在前兩個月銷售低迷,但在 3 月回穩後追平去年同期銷量。然而在這之中,電動機車卻面臨了不一樣的新難題。

在疫情影響下,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意願降低,根據台北捷運統計資料,今年 3 月的乘客人次比去年同期下滑了 16.5%,少了 30 萬人次,而這些不搭捷運的人,要麼在家工作,要麼就選擇個人運輸,也因此助長了通勤好朋友機車的銷量回升。

▲ 台灣機車銷售在防疫風潮下,3 月成績表現亮眼。(Source:科技新報製)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1 月機車銷量比起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然而在 3 月急起直追,使得今年第一季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相同,還略略增加了 65 輛。

然而電動車部份則未能延續 2019 全年的成長態勢,整體銷售比去年第一季衰退了 3,694 輛,下滑了 16%,相對於隔壁棚的油車則是小幅成長,究竟去年風風火火的電動車碰到什麼難題呢?

油價的迷思

今年的經濟動盪中,除了疫情影響,最關鍵的當屬油價波動,從 2 月底開始油價便一路下探,到 3 月底 95 汽油每公升價格更跌破 20 元新台幣,回到我還在當學生的時代(遠目)。

▲ 油價今年意外大跌,有助機車銷售。(Source:台灣中油)

問題來了,油價會不會影響消費者購買電動機車的意願呢?其實答案可能是「不會」。原因很簡單,在現階段會購買電動機車的人,主要動機包含有「外型」、「無排放」、「無噪音」、「無震動」以及「我就是潮」,省錢大概不是主要考量。

關於油電車誰比較省錢這件事,早已經辯論多時,甚至連政府都說過,電動機車的持有成本是高於燃油機車的,所以因為油價下跌而不買電動機車,這個命題基本上不存在,除非你是每星期騎 1 千公里以上的人,那就值得細算一番。

油價下跌的好處,其實只反映在消費者自購車與大眾運輸的取捨。以目前新一代的燃油機車動輒 50 公里/公升的油耗,即使計入保養、稅金等持有成本,騎車通勤都是非常划算的選項,而這些優勢在油價下跌後更明顯。

解釋完燃油車的成長,回過頭來看電動車為什麼賣不動了呢?關鍵還是在於政府補助。

政府補貼是電動車生命線

從銷售數字來看,電動機車在 1 月的銷售下滑最為嚴重,因為地方政府的補貼政策尚未公佈,如果不是急需購車的民眾,肯定會等到補貼出爐再入手。整體而言,今年對電動機車的補貼比起去年算是小幅縮水,對於電動機車的銷售肯定產生影響。

首先是環保署取消新購電動機車補助,只提供汰舊補貼。工業局的補助則從原先的 1 萬元下降為 7 千元,剩下的就是看各地方政府環保局的「誠意」了。

2019 年最積極補貼的縣市是桃園市,提供新購 15K、汰舊 18K 的超高額補貼,但今年大幅縮減為新購 6K、汰舊 9K,桃園市民終於可以不用再出借人頭幫買了。

而 2020 年提供補助最多的縣市則是花蓮與台東,提供新購 1 萬元補助,但是有名額限制 1,000 輛,截稿時間為止還剩下 600 多輛的名額,要搶要快。花東以外的縣市則是嘉義市補助最高,提供新購 8 千元補助。

整體來看,在補助縮水後,今年新購電動機車的費用,比起去年要增加 9,000~15,000 元,應是今年電動機車銷量下滑的主因。

相較於發展多年的燃油車產業,電動車還在起步階段,不僅是台灣,世界各國也都面臨類似的困境。中國電動車產業在政府補助下,快速崛起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但也在補貼陸續退場後雪崩式暴跌。歐洲國家目前不僅補助購車,歐盟也提供基金來興建充電設施,希望從不同角度來健全電動車使用環境,以達成減碳目標。

儘管電動車是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現階段銷售狀況依然需要依靠政府補助,目前高雄市尚未公佈今年的補助方案,究竟今年在補助縮減後,電動機車接下來的表現能否維持去年的成長勢頭,值得我們好好觀察。

(首圖來源:Creat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