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新創

日本 AI 新獨角獸時代:Sakana AI 登頂背後的「主權 AI 競賽」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8 日 7: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國際觀察 , 新創

日本 AI 產業近期最受矚目的事件,莫過於 Sakana AI 在最新募資後,以超過 4,000 億日圓估值登上日本未上市企業之冠。乍看之下,這似乎只是又一家吸金成功的 AI 新創,但從日本 AI 產業過去的發展脈絡來看,Sakana AI 的崛起其實牽動的不是單一企業的成敗,而是日本主權 AI 能否真正走向成熟的重大指標。

繼續閱讀..

又一家靠「工人智慧」成功的 AI 新創:恪守「弄假直到成真」信條的 Fireflies.ai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8 日 7:4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新創

在科技創業界,「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是信條也充滿爭議。最近 AI 新創 Fireflies.ai 創辦人 Sam Udotong 與 Krish Ramineni 分享創業故事,2017 年他們如何以「Fred」AI 機器人之名,人工記錄超過百場會議。故事在 LinkedIn 迅速走紅,吸引近三千次留言評論,引發創業初期策略與道德邊界在哪的廣泛討論。 繼續閱讀..

串聯台美日資源投資星宇航空、汎銓!全台首家上櫃創投能率亞洲 12 月掛牌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7 日 15:48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國際金融 , 新創

能率亞洲資本 12 月 1 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董事長謝發達表示,能率亞洲為全台第一家上櫃的創投,目前投資組合分散,不會專門壓在某一檔個股,像是專注於 AI、機器人、數位轉型與半導體等具長期成長潛力產業,投資美國人型機器人製造商 Agility Robotics 及鑫蘊林科。

繼續閱讀..

為什麼 2 大軍事狂人要投資 39 億在「核新創」?背後的 AI 熱商機和核能革命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3 日 13:30 | 分類 新創 , 核能 , 軍事科技

洛杉磯核能新創公司 Valar Atomics 最近非常忙碌。一方面,他們正對美國核能監管委員會(NRC)提起訴訟,控訴其繁文縟節扼殺了創新,要求政府替先進的核能反應爐部署釋放一點彈性;另一方面,他們剛剛拿到了軍事 AI 巨頭 Anduril 創辦人 Palmer Luckey 和 Palantir 技術長 Shyam Sankar 等人共同投下的 1.3 億美元新資金。 繼續閱讀..

貝佐斯砸錢力挺全球最大蛋白質資料庫,讓 AI 幫你「設計」下一款藥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2 日 10: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新創 , 生物科技

在生物技術領域,AI 的應用正迎來一場革命。由馬達尼(Ali Madani)創立的新創公司 Profluent,最近成功籌集了 1.06 億美元的風險投資,這筆資金由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Bezos Expeditions 和 Altimeter Capital 領投,這使得 Profluent 的總投資額達到 1.5 億美元,估值接近 10 億美元。

繼續閱讀..

創業別只會說 AI 有多好!學不會這件事,投資人不會理你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6 日 14: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新創

在最近的 TechCrunch Disrupt 2025 活動中,專注於投資 B2B 軟體新創的種子前基金 January Ventures 的共同創辦人 Jennifer Neundorfer 在 Equity Poscast 上分享了如何在競爭激烈的 AI 市場中脫穎而出。她指出,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者,對 AI 的熱情都在不斷上升,甚至她的公司也在探索如何利用 AI 來提高工作效率,例如進行市場和競爭的盡職調查。

繼續閱讀..

AI 創業新世代:29 歲博士生成主力,精英學府占六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1 日 8: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新創

在人工智慧(AI)時代,創業者的背景正在發生顯著變化。根據早期階段風險投資公司 Leonis Capital的一份報告,當前的 AI 創業者比 2010 年代的創業者年輕 5 歲,且更具技術背景,而非商業導向。這份報告分析了 100 家增長最快的 AI 新創公司,顯示這些創業者通常沒有共同的工作歷史,並且更可能擁有博士學位或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獎牌的背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