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全球 25 大供應鏈廠商排行,亞馬遜居首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5 月 18 日 17:10 | 分類 國際貿易 , 市場動態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2015 年全球 25 大供應鏈廠商排行,亞馬遜居首位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公布了 2015 年全球 25 大供應鏈廠商排行榜。這份名單已經是連續第 11 年發布, 旨在找出全球位居領導地位的供應鏈廠商,並表彰表現最佳實作規範。

Gartner 研究副總裁 Stan Aronow 表示:「今年是我們第 11 年公布年度 25 大供應鏈廠商排行。今年的全球 25 大供應鏈廠商排行榜當中,除了有幾家榜上常客可以提供我們全新啟示,多家來自高科技、消費產品、零售與工業等部門的企業則是近年才打入排行。」

前五名當中有三家和去年相同,包含亞馬遜(Amazon)、麥當勞(McDonald’s)與聯合利華(Unilever),英特爾(Intel)則是重新回到前五名,還有首度躋身前五大的印地紡(Inditex,參見表一)。有三家公司在落榜多年後重新回歸,包括萊雅(L’Oréal,22 名)、豐田(Toyota,24 名)以及家得寶(Home Depot,25 名)。熟悉 Gartner 前 25 大供應鏈廠商名單的人士可能會對榜上常客蘋果(Apple)與寶鹼(P&G)並未出現在今年的榜單而感到疑惑。

Aronow 指出:「今年我們引進了一種全新的分類方式以彰顯榜上常客的成就與能力。因此,凡在過去十年內至少七次綜合評分排行前五的公司,我們都歸類為『菁英』類(masters),和全球 25 大供應鏈廠商名單區分開來。今年首次公布供應鏈菁英名單,我們選出了兩家長期保持領先的企業,即是蘋果與寶鹼。」

Aronow 接著表示,蘋果與寶鹼兩家公司多年來對供應鏈專業做出重大貢獻。寶鹼是第一家導入消費者導向供應鏈概念並以其為特色的業者,而蘋果則是定義了「解決方案」(solution)供應鏈的概念,憑藉該公司創造需求的能力另闢蹊徑。

新聞稿
新聞稿

Gartner 分析師從 2015 年供應鏈廠商排行榜中觀察到以下三大趨勢:

雙模供應鏈策略

供應鏈長(chief supply chain officer; CSCO)與手下團隊當前面臨必須要能快速更替商業模式的環境,公司期待他們要能精簡作業並提高效率,同時也要花費同樣甚至更多的時間推動成長與創新。Gartner 稱之為「雙模」(bimodal)策略。過去,供應鏈主管只要降低成本就算成功。但是,現在他們已經體認,除了控制成本,提升並支援營業額的能力也是他們被評鑑的項目。

更貼近顧客

另一項趨勢則是供應鏈開始重視顧客體驗,並視為業務優先考量之一。除了關心銷售的產品,入榜的企業更為專心傾聽顧客心聲,並推出創新的解決方案做為回應。

Stan Aronow 說:「今年我們發現有越來越多公司將能見度與洞察力延伸到第一線的顧客之外,直接接觸產品的終端使用者。他們的供應鏈不只蒐集銷售細節相關資料,也研究終端使用者的使用模式以及用後感想。以強大的營運供應鏈績效取悅顧客,再加上解決方案績效也提升,終究將會大幅改善顧客的滿意度,對營業額也有所貢獻。」

數位商業模式崛起

雖然剛剛萌芽,但認為供應鏈可以利用數位功能來支援新的商業模式並提升價值鏈績效的觀點,今年以來已變得更加明確。目前許多數位應用都以製造業為核心,各大公司都體認到「工廠」並非僅止於公司裡的四面牆,或者是委外合作夥伴。讓製造生產線與上游供應商以及其他供應鏈達成數位同步,商業價值也會隨之倍增。

利用感測器、閘道器、追蹤系統與商業規則達成自動化,藉此預測並警示現有計畫紀錄(POR)是否出現變數,物流在這方面的應用並不亞於製造業。物流控制塔(logistics control tower)功能並非新概念,但若能結合更多成本低廉的感測器及運算能力,就有更多的企業能取得深入洞察力,進而降低風險,同時改善營運成本及顧客服務層級。

(首圖來源:Flickr/Bernard Goldbach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