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供應鏈真的打趴台灣出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6 月 20 日 12: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零組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紅色供應鏈真的打趴台灣出口?


中國政府動用國家機器,傾全力打造紅色供應鏈,是台灣電子業出口最大的威脅。其中半導體供應鏈要花 10 年投資 3 兆台幣來發展,目標直指台灣電子大廠。台北電腦展冷清、台灣景氣亮出低迷的藍燈,主計處大幅調降今年 GDP 成長率,這些都相當程度反映出紅色供應鏈的威力。

4 月出口大幅下滑 11.7 個百分點,是關鍵因素。最讓人感到惴惴不安的,是台灣出口至中國的電子產品數量大減,1-4 月和去年同比衰退 3.4 個百分點,最大宗的「其他積體電路」類別 4 月出口中國的年增率更大跌 6.2 個百分點,紅色供應鏈,難道真的已經取代台灣的電子零組件?

其實,中國發展自主供應鏈早已不是新聞。根據世界銀行統計,中國進口零組件佔其出口比重,從 1993 年高峰的 60%,到 2012 年止已下降到 35%,進口替代效果顯著。

但,紅色供應鏈是長時間趨勢,雖影響台灣出口,但並不能解釋四月電子產品出口爆跌的現象。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產業顧問兼主任洪春暉指出,中國對電子產品的進口下滑,其實是肇因於中國手機需求下跌,以及外銷不如預期。

洪春暉表示,東南亞新興國家對行動裝置的需求大減,導致中國白牌手機的銷量成長不如預期,再加上廠商去化庫存的壓力,中國才減少進口電子零組件。工業總會副祕書長蔡宏明同意這個解釋,認為紅色供應鏈雖有一些影響,但是還不太大。長期來說,產業界一般仍看好新興國家對行動裝置的成長需求,「最近的需求下降只是景氣循環,」洪春暉說,並非長期的負面因素。

雖然紅色供應鏈並非這波出口爆跌的元兇,但這項中國政府動用國家機器,傾全力打造的供應鏈,仍然是未來台灣電子業出口最大的威脅。中國政府就要分 10 年投資 3 兆台幣來發展半導體供應鏈,目標直指台灣電子大廠。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鴻坤預警,中國供應鏈早已是進行式,衝擊也正漸漸浮現,「2008 年台商買機器設備,只有五成在中國採購,到了 2013 年已經將近七成,」蔡鴻坤略帶憂心地說。

Apple Watch 所需的零件沒有 iPhone 這麼精密,台灣有些供應鏈就被中國取代,台灣廠商原本幾乎獨佔 iPhone 6 的生產供應鏈,但最新的 iPhone 6S 零件訂單有些也被中國搶走。

無論如何,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從垂直供應轉變為水平競爭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本文由 天下雜誌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