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營收救星來了?「新聞界 iTunes」Blendle 登陸美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3 月 26 日 0:00 | 分類 支付方案 , 社群 , 網路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媒體營收救星來了?「新聞界 iTunes」Blendle 登陸美國


在社群平台與新媒體的夾擊下,傳統媒體深陷營收泥沼,大部分內容在網路上幾乎免費大放送,只能靠著廣告勉強支撐營收,然而廣告封鎖軟體又讓困境雪上加霜。如何在數位環境下維持營收,對媒體而言仍是難解的謎題。

新聞界 iTunes,單篇付費模式在歐洲吸 65 萬使用者

來自荷蘭的 Blendle 借鏡 iTunes 模式,「打包」眾多媒體的內容,讓讀者得以挑選有興趣的文章,單篇付費。2014 年成立至今,已於荷蘭與德國累積 65 萬訂戶,並獲得《紐約時報》與德國出版大亨 Axel Springer 共 300 萬歐元資金。近日 Blendle 宣布將從歐陸跨到美國,挑戰世界上最龐大的英語市場。

目前 Blendle 在美國已與《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等 20 家媒體合作,這些媒體的共通點是高品質的報導與分析,且多設有「付費牆」,亦即每月提供數篇免費文章之後,讀者便需要付錢訂閱方能看到所有內容。

但若讀者使用 Blendle 的網站或 App 閱讀新聞,就不用為了看一篇文章訂閱整個報刊,也無需在各家媒體跳轉,只要在同一介面透過搜尋或者利用推薦機制,針對特定文章付錢就好,而且享有零廣告的閱讀環境。報紙文章價格約為 19-39 美分(約合新台幣 6-12 元)、雜誌則是 9-49 美分(約台幣 3-16 元),由各家媒體自行設定價格,媒體可以獲得營收的七成。若讀者不滿意文章可以選擇原因(如太短或不符預期)要求即時退費。

根據荷蘭與德國的經驗,Blendle 創辦人 Alexander Klöpping 表示,平均退費率只有 10%,但如果明顯是「騙點擊廢文」如八卦或清單體(listicle),退費率便會飆升到 50%,「這有助於敦促媒體出版更有品質的內容」。

 

歐陸的成功模式,美國讀者買單嗎?

相較德國與荷蘭人口相加不到 1 億,美國 3.19 億人口,市場儘管相當龐大,但文化與歐陸十分不同。哈佛尼曼新聞實驗室指出,比起美國,歐洲媒體更流行建立付費牆,因此單篇付費模式對讀者自然頗有吸引力。相對的,免費的英文內容簡直取之不盡。蘋果與 FBI 對抗的事件即使被《紐約時報》鎖在牆內,也有許多其他選擇,而且不用花錢。Blendle 征戰美國市場,依然得先解決那個殘酷的老問題,「讀者願意為內容付錢嗎?」

Blenld Team

▲ Blendle 團隊。(Source:Blendle on Medium

Blendle 在美國預計先行開放 10,000 人免費試用。Alexander Klöpping 指出,他們將特別側重「發現」功能,去除雜音,推送優質的內容,並有信心良好的使用體驗足以留客,「這個 App 讓你浸淫在優質的內容裡面,你不會想要特地跳出,用 Google 搜尋標題,只為了免費獲得內容。」

Blendle 在荷蘭有專門的編輯精挑細選推薦文章,讀者也能追蹤特定媒體,未來 Blendle 也計劃直接串接媒體原有的付費牆。

 

微支付會是媒體的解藥嗎?

《君子雜誌》、《GQ》都曾嘗試過單篇收費的「微支付」模式。Blendle 這種第三方平台儘管簡化支付流程與閱讀環境,但也可能對媒體的獨立性造成危害。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Rita McGrath 憂心,如果某種類型的文章特別受到歡迎,那麼很有可能左右 Blendle 編輯推薦新聞的判斷,又或者媒體在編採策略上也會逐漸以熱門程度為依歸。「網友會為了敘利亞難民報導付費嗎?會為了兒童施虐而付費嗎?」

長期研究媒體「微支付」的明尼蘇達大學教授 Andrew Odlyzko 則提出更尖銳的看法:「真正獨特的文章是很稀有的。」亦即,當付費與免費的文章水準並無太大差異時,如何說服使用者花錢顯然更加艱難。

然而,在數位世代掙扎求生、泅泳於社群網站中的媒體,Blendle 至少帶來一絲實質的希望,能夠說服多少讀者心甘情願為高品質內容付出少許代價,對大多數媒體來說,這是一場值得一試的實驗,「而且不會比現況更糟了」,Wired 雜誌這麼形容。

iTunes 的成功是不是能夠複製到新聞媒體?鑑於最近美國唱片協會報告稱,去年美國串流音樂收入首次超越了音樂下載收入,Blendle 是否會演化出「付費吃到飽」模式,也值得觀察。如果這套模式搬來台灣,您願意花多少錢購買一篇文章呢?又或者我們應該先問,您願意花錢看新聞嗎?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