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行動支付(二):來自瑞典的 Swish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5 月 02 日 12:00 | 分類 app , 支付方案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線上行動支付(二):來自瑞典的 Swish


中國目前的行動支付應用除了支付寶還有微信支付,兩者性質類似算是競爭對手。支付寶是 2004 年創立,我不敢說它是學 Paypal,不過它依附著淘寶發展的路線和 Paypal 在 eBay 羽翼下茁壯的歷史是很相似的。微信支付 2014 年才開始,晚了 10 年,但因為有 Wechat 通信 App 的使用者基礎,微信支付對市場的滲透力來得快又強。兩相比較,支付寶趨近於金融業務,微信支付則在人對人的微交易見長。

誰比較成功呢?支付寶號稱是「全球領先的獨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微信支付說自己是「中國領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那到底誰領先多些呢?以使用者人數來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說自己有 4 億的實名註冊用戶(資料來源 1、2),佔中國人口數 30%。套句中國的粗話:這數字是夠牛逼的了。

但是,你有想過世界上還有比它們更厲害的支付應用程式嗎?

在台灣,很少人知道有個線上和行動支付的應用程式在瑞典的滲透率已經超過 40%,在這個 900 萬人口的國家有超過 370 萬的用戶,平均每個用戶一年交易 30 筆。這個服務有年齡限制(16 歲以下不能使用),所以只算 16 歲以上瑞典人口的話,這個應用程式的普及率已超過 50%,而且還不停地成長(資料來源 3)。

這個行動支付應用程式叫做 Swish。

Swish 是 2012 年 12 月才在瑞典推出的行動支付應用程式,它不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個免費的支付服務,用戶不需要對它申請任何帳戶,Swish 也不經手任何的交易資金。Swish 服務的背後有兩個很重要的夥伴支撐整個系統,一家叫做 BankID(線上身分驗證),另一家叫做 BankGirot(銀行轉帳網路)。三者都是由瑞典本地銀行聯合出資成立的公司。

眼尖的人可能已經發現,Swish 和支付寶 / 微信支付在本質上有兩個最大的不同點。首先,瑞典的 Swish 是一套公共基礎建設,提供的是免費的應用服務,直接加速行動支付成為新支付媒體的主流之一,這是以社會服務為基礎的支付文化變革。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則是以營利為目的,並且採取資本主義贏者全拿的策略,透過購併來壯大規模,試圖吃下所有的線上行動支付應用程式。 這正可以應證社會主義(瑞典)和資本主義(中國)的不同點。

另一方面,支付系統依據消費者資金移動的時間點可以略分為 3 種:預付款、即付款和後付款。Swish 是即付款的銀行帳戶轉帳交易,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則是預付款的線上電子錢包,這兩者的支付方法、技術架構和商業模式都是不一樣的。

 

是銀行轉帳的即付款系統

預付款最常見的就是預付卡、電子錢包和禮券。例如使用悠遊卡的時候,你先把錢轉到悠遊卡的晶片裡放著,交易的貨品或服務(搭車)在未來才實現。支付寶也是相同的道理,只是錢不存在晶片卡,而是在你的線上帳戶裡頭。預付款在資金運用上對消費者是不利的,除了損失利息之外,預付和提現需要兩次的銀行作業,成本至少是即付款的兩倍。目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對銀行轉帳成本都有補貼,未來這個成本會漸漸轉移到用戶身上,微信支付從 2016 年初開始收取提現手續費就是個例子(資料來源 4)。再者,預付款已經把錢轉出自己的口袋,但是悠遊卡會遺失、禮券和電子錢包服務商可能會倒帳,所以預付款對消費者風險最高。

即付款最簡單的就是現金交易、在商店使用轉帳卡(Debit Card)或是在線上使用銀行轉帳。即付款時,資金移動和獲取貨品或服務發生在同一個時間點。即付款是最直接簡單的,下一個支付命令把錢從一個帳戶搬到另一個帳戶就結束了,對銀行、商戶和消費者都沒什麼風險。缺點是銀行轉帳有固定的交易成本,如果交易額度小的時候,固定的交易費用就會比較顯著。本地的銀行轉帳費率通常很低甚至免費,所以在電子交易裡頭,即付款的成本和風險是最低的。

後付款簡單地說就是信用卡或是帳單付款。信用卡讓消費者享有一段期限的免付款期,這是對消費者資金運用最有利的方式。相反的,消費者可能賴帳,所以銀行風險也最大。後付款憑藉的是的信用,因此必須建構一套大家都信賴的系統,這也是 Visa 和 MasterCard 這些信用卡品牌和交易系統存在的理由。信用卡制度需要考慮到很多資訊安全以及抵禦冒用的技術,銀行風險高,系統的維持成本也高,所以交易成本最高。

拉回來說,Swish 是銀行轉帳的即付款系統,它是瑞典各銀行合作一起為行動支付所提供的應用系統。它的概念是把用戶的手機號碼、身分證號碼和銀行帳戶相結合,透過安全的身分認證技術,讓用戶很方便地在手機上認證身分和簽署支付命令,銀行轉帳系統就可以依據支付命令把款項從付款帳戶轉到收款帳戶。說來簡單,要做到夠安全和受信賴卻不容易。Swish 是一個很有巧思的系統,它達到了簡化交易程序的目的,卻完全不需要記錄雙方的銀行帳號,只需要知道方的手機號碼或是商戶代碼。Swish 不向消費者和商戶收費,商戶所需負擔的費用是自己銀行收取的轉帳手續費,銀行對每筆收費 2 或 2.5 瑞典克朗(8 到 10 元台幣)。

 

用 Swish 進行線下的 C2C 或 C2B 交易,只需要兩個步驟

  1. 打開 Swish,輸入對方的手機號碼(或商戶代碼)和金額;
  2. Swish 自動叫出另一個叫做 BankID 的身分認證 App,在裏頭輸入密碼後交易就完成了。對方隨即會收到交易完成的訊息。

(Source:YouTube

如果是進行網路交易,就不用輸入對方的電話號碼,而是在網站上輸入個人身分號碼,步驟就是這麼簡單。如果是在手機上使用商戶的 App 交易,個人身分號碼輸入就免了,商戶的 App 會直接呼叫 Swish,動作更簡單:

  1. 在商戶的 App 上選擇用 Swish 付款。
  2. Swish App 自動開啟,確認內容。
  3. BankID App 自動開啟,輸入簽署密碼。
  4. 交易完成。
冷冽的烏托邦 配圖

(Source:Swish

冷冽的烏托邦 配圖

(Source:Swish

上面的這個付款的流程包含 3 個重要的部分:產生支付命令(Swish)、認證和簽署支付命令(BankID)、執行支付命令(BankGirot)。這個流程是由 3 家公司分別負責,這 3 家公司都是由瑞典主要銀行投資組成,雖然沒有政府涉入運作,這 3 家公司的業務都算是瑞典的金融基礎建設的一環,它們的服務對消費者是免費的,整合的 API 對商戶是公開的。消費者和商戶參與這個行動支付應用的唯一義務是在瑞典的銀行開個帳戶。

Swish 是這整個應用程式的前端,它是操作的中心,由它來呼叫 BankID 和 BankGirot 一起完成支付的作業程序。在 Swish 推出之前,BankID 和 BankGirot 本來就有相應於線上和行動支付的套件,Swish 只是把它們進一步整合起來並簡化操作的流程。

BankGirot 則是瑞典老牌的銀行轉帳交易公司,成立在 1959 年,有點像台灣專做 ATM 轉帳的「財金資訊公司」。在過去傳統的銀行轉帳應用,BankGirot 的作用是簡化 C2B 的付款流程。BankGiro 讓用戶設定一個專門的帳戶代號來取代麻煩的銀行帳號。執行傳統的銀行轉帳作業,付款者必須有受款者的銀行資料、帳戶號碼等,但 BankGirot 給用戶一組簡短的帳戶代碼,付款時使用這組號碼即可,既簡化流程也可以強化用戶的隱私安全。到了線上和行動支付的時代,BankGiro 只是把這個轉帳代碼連結到用戶電話號碼就差不多了。

至於 BankID,它才是這個線上和行動支付應用的關鍵技術。在人不見人的線上交易當中,如果只憑電話號碼的話交易風險很高。電子交易的核心關鍵就在於確認付款人的身分以及信用狀態:在電腦或手機後面付款的那個你,是不是真的你?那個打算付款的你,是不是真的有錢的你?

BankID 這個辨識付款人身分的關鍵系統,它是瑞典從 2000 年以來所發展的重要金融基礎建設,也是下回會再繼續的另一段故事。

資料來源:

  1. 支付寶簡介
  2. 微信使用者最新資料:月活躍用戶達到 5.49 億,支付用戶約 4 億
  3. Enkelt och snabbt – viktigaste anledningarna till att varannan svensk swishar
  4. 下月起微信零钱提现收费0.1% 对个人用户影响不大

(本文由 冷冽的烏托邦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wish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