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廠能幫特斯拉真正走出「生產地獄」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8 月 05 日 7:24 | 分類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超級工廠能幫特斯拉真正走出「生產地獄」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第二季財報公布,虧損較 2015 年同期擴大,達 2.9 億美元,而表現不如市場預期的原因之一,就是量產問題。特斯拉創辦人艾隆‧馬斯克(Elon Musk)在財報會議上形容:「特斯拉上半年就像在生產地獄(Production hell)。」因為 Models X 的製造問題,特斯拉本季交車數量僅 14,402 台,低於目標的 17,000 台,也因此不得不下修全年出貨預估。

雖然馬斯克在財報會議上也強調,特斯拉已經在 6 月爬出地獄了,產能漸趨穩定,但很快地,他又得面臨另一個承諾,Model 3 的生產。甚至,在財報會議上他也預告,明(2017)年特斯拉還要再發表電動聯結車(Semi truck)、電動迷你巴士(minibus),和 Model Y。

好不容易逃離了 Model X 這個坑,特斯拉會不會又掉入其他的洞?

而要想真正擺脫特斯拉成立以來不斷遭遇的量產問題,超級工廠(Gigafactory)無疑是一場不能輸的賭注。

 

超級工廠想解決的不只是電池產能問題

對特斯拉來說,超級工廠具有幾大意義:首先,特斯拉目前的電動車產能,經常是受限於電池供給不及,而依超級工廠的規畫,其產能預計可以在 2018 年先達到 35GWh,並在 2020 年達到 105GWh,超越全球現有的鋰電池產能。

除了產量,其實超級工廠的所在地也是一大關鍵。曾任特斯拉資深供應商開發工程師,現任電動車技術公司行競科技技術長的齊塔克(Azizi Tucker)就指出,一般特斯拉在付款買下電池後,因為重量和空間考量,只能循海路從日本運送到美國,這過程約需耗時 2 至 3 周。

數位時代配圖

▲ 解決電池供給問題不是超級工廠的唯一任務。(Source:洪裕鈞)

而這 2 至 3 周影響的不只是時間問題,因為在電動車整車成本裡,價格不斐的電池佔比不低,可以想像,對於資金不算充沛的特斯拉來說,在這段等待電池運送的時間裡,一大筆錢也就像是被綁死在那,動彈不得。因此,位於美國本土的超級工廠若能成為電池主要供應來源,對特斯拉來說,不僅出貨速度可以加快,資金應用也能夠更靈活。

另一方面,行競科技執行長暨台灣松下電器董事長洪裕鈞認為,超級工廠之於特斯拉還有另一層重要的策略意義。他指出,現在幾乎所有車廠,不論是豐田、日產、福特等,都已經在做電動車,而市場上的鋰電池產能已經供不應求,當未來所有車廠生產的新車都必須是電動車時,誰掌握電池產能,誰就會是贏家。在他看來,這就跟現在全球政經情勢與石油緊密相連是一樣的,誰有資源,誰就是老大。

 

轉變,現在要從工廠端決勝負

再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馬斯克不只一次提到,超級工廠在他眼裡,不是一個尋常工廠,更像是一個產品,是一個「生產機器的機器」。

數位時代配圖

▲ 特斯拉在超級工廠的規畫上,下了很大功夫。(Source:洪裕鈞)

齊塔克認為,這是特斯拉發展上很大的一個轉折。因為過去特斯拉全心全力放在電動車的設計,他的產品就是他的車。但現在,特斯拉則是將更多注意力轉移到工廠身上,將工廠視為全新產品,將每一段流程、每一個零件,都重新設計、規劃。在他看來,這可能是因為特斯拉過去幾款電動車的量產,總是在製造端遇到問題,而現在他想要從工廠來改變這個狀況。

同時,特斯拉在工廠端的投入和改造,某一種程度上,也是對特斯拉車主的承諾,要給特斯拉的忠誠客戶們更多信心。畢竟,相對於一般的廣告行銷手法,特斯拉有更多的銷售是來自這些忠實顧客的推薦,由他們在世界各地為特斯拉扮演傳教士角色,比任何宣傳都更有效果。

 

超級工廠的優勢會不會反過來變成致命傷?

不過超級工廠的優勢,卻也可能成為致命傷。

因為垂直整合的作法雖然有好處,卻也大大降低了特斯拉的生產彈性。終究,目前世界上不是只有 Panasonic 一家電池廠,另外如南韓的三星、LG,還有中國無數電池廠,也都已經投入大量資源在電池技術的研發。齊塔克舉例,如果今天是 LG 更早一步在電池研發有大突破,特斯拉能夠放棄投資 50 億美元打造的超級工廠,去找 LG 合作嗎?

官網

▲ 超級工廠能改變特斯拉的量產問題嗎?(Source:特斯拉官網)

當然,這一定會是特斯拉和 Panasonic 極力想要避免的情景。特斯拉的團隊日前在超級工廠受訪時也表示,他們相信「原料」、「人力」和「工廠設計」這 3 個因素,將可以讓他們領先同業推出更便宜的電池。而他們在超級工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也都是為了最佳化這 3 件事。

只是未來的事,現在誰也說不準,最後誰能勝出,也只能繼續看下去了。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Tesla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