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 19 歲電競戰隊,靠輸家心法奪世界冠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12 月 23 日 12:00 | 分類 電子娛樂 , 電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平均 19 歲電競戰隊,靠輸家心法奪世界冠軍


11 月 26 日,台灣電競隊 SMG 在手機遊戲《傳說對決》國際賽,奪下世界冠軍,這是自 2012 年台北暗殺星取得《英雄聯盟》總冠軍後,暌違 5 年,再次由台灣隊贏得電競比賽金杯。

故事的主角,是支平均年齡 19 歲、成軍不到半年的 5 人團隊。他們的對手,是擁有一群專業分析師及前電競冠軍教練團支持的南韓隊和泰國隊。

「這些人當初我只認識一個,其他人聽都沒聽過。」《傳說對決》賽事總監丁至剛說。

然而,這支無名軍團,卻從初期不被看好,靠著 3 個心法,在不到半年內,打敗另外 11 支外國隊伍,成為世界冠軍。

心法 1:團隊優先
賽內不吵架、失誤事後檢討

團員李浚祺回憶,他剛加入時,距離職業聯賽不到一個月,5 個人卻連最基本的默契都沒有,連遇到路人團都會輸。

在遊戲中,他們操控 5 個角色,推倒敵方主堡取得勝利。李浚祺在遊戲中負責消滅野怪(意指消滅就能獲得獎勵的怪物)賺經驗值,並支援隊友偷襲敵人,不過,因為他聽不懂指令,無法即時支援,常讓其他隊友面臨以 4 打 5、最後被包夾消滅的窘境。

以前他靠單兵操作取勝,習慣先打野怪、再看狀況協助隊友,不過這種打法面對更強的職業對手時,不再管用了。

「這個遊戲的團戰只有短短 4 秒到 15 秒,他如果可以早一點吃完野怪,就算只是提早 3 秒鐘,這樣對整個戰局也會不一樣。」團員陳亮誌說,當時為了跟李浚祺培養默契,他們用練習找配合的手感。

「那一、兩個禮拜沒日沒夜的打,從凌晨打到白天,睡覺完起床就打,肚子餓吃飯、吃完飯繼續打,打到累到不行才去睡覺,」陳亮誌說,一天至少打二、三十場比賽,持續超過 12 個小時。

李浚祺也改變打遊戲的方式:團隊優先,只要隊長下指令,就放棄自己打到一半的野怪,立刻前往支援。不過,要讓自己完全相信隊長的判斷不容易,因此,他們花大量時間討論戰術,指出彼此缺失。

相較其他隊伍,比賽時經常和自己的隊友互飆髒話、到第二場比賽還在檢討上一場的失誤,他們有個默契,在戰場上只要專心殺敵,賽後再花更多時間來檢討。

「比賽的時候比較不能噴(意指責罵)隊友,一噴就輸啦!」李浚祺說,「(發生失誤)事後我們再來講,當下講沒有意義,只會陷入黑洞而已。」

心法 2:認同角色分配
拿劍變舉盾,同樣重要

團員中年紀最大的鄭至隆,是負責「舉盾」的輔助角色。他坦言,入團前自己一直是拿劍的,根本沒想到會變成輔助,一開始無法跳出主角變配角的心理失落。但因為他們只有 5 人,沒替補隊員,而其他成員又比他更不擅長舉盾,只好讓他擔負隊上的輔助任務。

起初他忿忿不平,就算扛著盾,還是用以前攻擊的打法,「憑什麼要我舉盾,我拿劍這麼強,我那麼會砍人,你要我去舉盾。」但結果卻是,被敵人包圍起來砍死。

鄭至隆說,舉盾的辛酸是,攻擊力低,卻得在最前線面對攻擊力最高的敵人。雖然一開始不太甘願,但他逐漸意識到,倘若沒有即時擋住攻擊,後面 4 名隊友就沒辦法打,「若我這個盾牌沒有舉好,他們的劍很容易就會被折斷了,」雖然以前能快速累積殺敵的成就感,不過,對團體戰來說,自己變得更強,就有更大勝算。

心法 3:保持輸家心態
當挑戰者,才能有最強水平

他們成軍以來,就一直秉持一個應戰哲學:永遠把自己想成聯賽中最爛的隊伍。因為唯有用挑戰者,而非被挑戰者的心態面對對手,才能在每次迎擊時,激出自己的鬥志與潛力,打出更強、更進步的水準。

正因為如此,當他們遭遇挫折,反而能迅速的重新振作、起身迎擊。

他們原本頂著台港澳聯賽冠軍的光環,到南韓參加國際賽,未料在賽前練習時,因為出國前太久沒比賽、手感不好,慘敗給南韓與泰國。

「每次遇到重大的事情,我們都會跌入谷底,發現自己根本不是最強的,反而開始有很大的壓力,push(推)我們更積極訓練,」隊長黃成在說,眼見比賽已不到 3 天,卻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心裡雖慌卻不亂,反而迅速地再跟其他隊伍約比賽,利用更多練習重拾手感。

在《傳說對決》裡,有「順風」及「逆風」兩個術語,順風代表我方能壓著對手打,逆風反之。自登板職業聯賽後,SMG 幾乎沒在正式比賽輸過,但讓他們維持高勝率的背後,其實是用「輸家心態」在支持。

「我帶他們,從來都不想把他們當成冠軍隊伍在帶,」教練給他們的心理教育是,永遠不要把自己當世界冠軍,把自己當成是最後一名,面對每個對手,我們都是挑戰者,不是被挑戰的,「因為你只有當挑戰者的時候,你才會進步,才會打出更強的水平。」

(作者:呂晏慈;首圖為隊長黃成在(站立者)用遊戲模擬地圖與團員溝通戰術;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