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 列印顛覆了小規模生產的概念,在不同領域都帶來實用的應用方式。最近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就完成了測試 3D 列印人造衛星零件的品質,可將列印出來的零件應用在真正的人造衛星。
這次 3D 列印的人造衛星零件是鈦金屬圓蓋,為人造衛星燃料缸的蓋子。圓蓋直徑約 122 公分,是目前最大型的 3D 列印航太零件。之前最大型的航太零件是一烤箱大小的電子器材外殼。此圓蓋夠封起比人還高的燃料缸,相當龐大。洛克希德‧馬丁表示,如果使用傳統方式製造,所需時間長得多,且製作過程會浪費 80% 的原料。3D 列印可更有效率製作零件,製作時間從 2 年縮短到 3 個月。
3D 列印對太空科技相當重要,因為可大幅降低成本及製造時間。洛克希德‧馬丁打算製作 NASA 的 Orion 載人太空艙時使用 100 個 3D 列印零件,波音去年也公布了 Starliner 太空計程車會採用超過 600 個 3D 列印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