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叫車平台滴滴出行打補貼戰,光上半年就虧損 40.4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 184 億元)。儘管如此,2017 年數據顯示,民眾與司機加起來平均每單補貼低於 3 元,「被補貼感」並不強。
中媒經濟網報導,一份來自滴滴出行的財務數據顯示,2018 年上半年虧損急速擴大至 40.4 億元,比 2017 年全年虧損的 25 億元還要多出 61%。
此外,滴滴 2018 年上半年期間,在乘客補貼和司機獎勵方面的投入高達 117.8 億元,這一數字已達到 2017 年全年 181 億補貼的 65%。
數據還顯示,2018 年上半年滴滴的毛利率為 1.6%,較 2017 年全年的 1.9% 下跌了 0.3%。
根據先前數據,2017 年滴滴平均每單補貼乘客與司機加起來僅 2.43 元,這也說明為什麼雖然滴滴總補貼高達百億,但用戶感受並不強烈。
此外,滴滴在 2018 上半年共產生研發等費用 71 億元,支付、伺服器等其他成本 37 億元。
(首圖來源:滴滴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