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九大行星」的榮光,研究:降級冥王星的理由「無效」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9 月 16 日 0:00 | 分類 天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恢復「九大行星」的榮光,研究:降級冥王星的理由「無效」


還記得以前人們常說的太陽系「九大行星」到了 2006 年,要改口成「八大行星」了嗎?最近有科學家指出,當時提出將冥王星降級成矮行星的其中一個理由不夠有力,希望能讓冥王星恢復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名號。

想成為「行星」要滿足 3 點

2006 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將「行星」定義為:

  1. 圍繞著太陽運轉的星體。
  2. 這個星體的質量還要夠大,大到本身重力可達流體靜力平衡(hydrostatic equilibrium),讓它的外觀看起來近似球體。
  3. 這個星體還要大到能清除公轉軌道的「鄰居」,讓自己成為軌道上最大的萬有引力來源。

冥王星差第三點

然而,冥王星雖然繞著太陽運轉、外型又近似球體,但冥王星的公轉軌道會遇到海王星,冥王星又位處古柏帶(Kuiper Belt)和不少小型星體共用軌道。

冥王星就因為不符合第 3 點,被 IAU 降級成矮行星,而我們過往常說的「九大行星」也自此改口只剩下「八大」。

最新研究:第三點是無效的

不過,在這之後還是有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就是行星。而在最近,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的最新研究指出,當年 IAU 直指「冥王星不是行星」的第 3 點無效。

▲ 2015 年 7 月,美國太空總署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太空船傳回的照片,可看到冥王星的外圍隱隱發出藍色的光芒。(Source:NASA

200 年來只有一份

主持這份研究的行星科學家梅茲格(Philip Metzger)指出,他們回顧從 1802 年至今 200 多年來的科學文獻,只有唯一一份研究表示,要成為一顆「行星」必須滿足能「清除軌道其他鄰居」定義。

再者,當時這份研究得出「行星必須要能清除軌道上鄰居」的結論,還是從推論得來的,且這份研究的論證過程早被後人推翻。

衛星也會被叫「行星」

研究團隊還發現,在伽利略(Galileo)之後的科學家,還經常稱土星的最大衛星「泰坦」(Titan,又稱土衛六)和木星的木衛二「歐羅巴」(Europa)是行星,但「泰坦」和「歐羅巴」其實都是繞著行星運轉的衛星。

▲ 2015 年 7 月,NASA 新視野號傳回地球的冥衛一「凱倫」(Charon)近照。(Source:NASA

不合規定  但用起來很順

梅茲格說,他們已經列出近代行星科學家們常用「行星」一詞的 100 多條例子,這些例子統統不符合 2006 年 IAU 定義的「行星」。

他解釋道,這些例子中,大家雖然知道並不符合 IAU 的行星定義,卻還是這麼用的理由是:「這用起來很順、很實用」。

梅茲格更說,在行星科學,根本就沒有科學家會把 IAU 的行星定義應用在研究,且行星還是行星科學最核心的研究對象。

▲ 2015 年 7 月,NASA 新視野號拍下的冥王星夜景,NASA 替這張照片取名為「月光下的冥王星」。這顆「月亮」實際上是冥王星的衛星「凱倫」。(Source:Flickr/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CC BY 2.0)

「這是虛偽的歷史主張」

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行星科學家魯尼恩(Kirby Runyon)表示,從他們的研究可知道,「清除軌道上其他鄰居」不是區分行星和矮行星的準則。

他說:「我們發現這是一個虛偽的歷史主張」、「因此,將這個主張應用在冥王星身上是錯的。」

「行星」定義太草率

梅茲格認為,IAU 的行星定義太過草率,IAU 不但沒有進一步解釋何謂「清除自己的軌道」,到底要怎麼「清除」、要「清除」什麼都沒有說清楚。而且從字面來看,世上根本不存在任何一顆行星能「清除」「自己的軌道」,一個行星如果少了自己的軌道,就沒有辦法公轉。

定義要從不變的性質下起

梅茲格建議,如果要定義什麼才是「行星」,應該要從行星既有的性質,而不是從可以改變的性質下定義。

例如像行星軌道的動力學,「動力學不是恆定的,它唯一不變的一點就是它一直在改變」,「所以這(動力學)不該是對一個星體的基本描述,這只是一個星體在當下的日常活動」。

▲ 2015 年 12 月,美國太空總署新視野號太空船傳回的照片,可看到冥王星表面的水─冰地殼碎塊擠壓在一起,形成伊德里西群山(al-Idrisi mountains)。(Source:NASA

按形成方式區分

梅茲格指出,從綜合文獻的調查當中他們發現,科學界真正開始區分「行星」和其他星體的時間點是 1950 年代初期,天文學家古柏(Gerard Kuiper)論文中,按照星體形成的方式來定義。

只要大到變成球就夠了

梅茲格等人建議,如果要分類是否為行星,只要從它的大小是否大到可用自身重力讓星體變成球型即可。

梅茲格解釋:「這不是一個很隨便的定義」、「事實證明,這是行星在演化過程中很重要的里程碑,因為當這件事情發生時(變成球體),這能夠開啟行星內部的地質活動。」

梅茲格:冥王星比火星有活力

梅茲格認為,根據 IAU 的行星定義,「這會漏掉太陽系中第二複雜、有趣的行星」。冥王星有一個地底海洋、大氣層可分成數層,又有有機化合物、古代湖泊和數個衛星環繞的證據,「它比火星更有活力和生命力」,「地球是唯一一個比它(冥王星)的地質更複雜的行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及其他矮行星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冥王星被歸類為矮行星。(Source:By Patricka [Public domain o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位置才是重點

然而,並不是大家都認同梅茲格的說法。

天文學家辛格爾(Ethan Siegel)認為,冥王星到底是不是行星,這個問題不僅是冥王星能不能自己清除軌道,而是它在太陽系的位置。

他說:「我們在太陽系的位置才是讓地球成為行星、但冥王星不是行星的關鍵。如果我們能誠實面對太陽系的行星數量,那麼很明顯地,有八個星體和其他的星體都不一樣。」

性質才重要

天文學家貝提金(Konstantin Batygin)則呼籲,大家應該要停止術語方面的爭吵,而是要關注星體本身的特性,像是它們的質量和軌道。他說:「這些性質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我們怎麼稱呼它們。」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