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中國新華社公布了與搜狗合作開發的人工智慧新聞報導員,聲稱是世界首創,可以全天候提供新聞報導。不過有人就提出質疑,認爲由於這並不擁有智慧,不符合人工智慧定義。
MIT Technology Review 的高級編輯 Will Knight 表示,在這個情況下使用「人工智慧」做描述有點不實,因為報導員本身並不擁有智慧,而只是利用了某種機器學習來捕捉真正報導員的動作和聲音,透過虛擬報導員的影像來表達真人預備的新聞內容。
他認為,如果連報導內容都是由人工智慧編寫,包括資料蒐集甚至打電話進行採訪等,則會是相當震撼的技術,不過目前仍然在技術上難以做到。Will 說,人們在使用「人工智慧」一字時應該相當謹慎,例如這次報導員並不是人工智慧,只是個相當細緻的虛擬形像。
倫敦帝國大學的機器及人工智慧研究人員 Ali Shafti 也表示,向大眾介紹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因為大眾對於這些科技都有一定的恐懼和負面想法,因此正確地解釋技術而非誇大其詞相當重要。
(本文由 Unwire Pro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