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出爐,風電爭議一次看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31 日 10:00 | 分類 國際貿易 , 科技政策 , 風力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出爐,風電爭議一次看懂


經濟部 30 日公布今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離岸風電費率拍板每度 5.516 元,由於離岸風電費率爭議多,今年躉購費率審定委員會也是首次開放業者參與,由業者直接與委員溝通。

經濟部去年 11 月底公布 108 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草案,其中離岸風電費率較去年大降逾一成,又規劃取消前高後低階梯制、新增 3,600 滿發小時上限,引發業者不滿,外界對費率等相關議題意見紛歧,以下整理離岸風電相關爭議。

5.8 元費率太貴?5.1 元費率太少?

經濟部能源局去年 4 月及 6 月分別透過遴選及競價方式決定 5.5GW 裝置容量的風場開發商,遴選適用躉購費率,競價出爐的得標價為每度 2.2245~2.5481 元,與去年躉購費率 5.8 元價差約 3.3 元,引發外界質疑經濟部訂定費率過高。

競價得標的北陸電力與玉山能源、沃旭等 2 家開發商出面回應,會開出如此低的競標價,是因為前期有 5.8 元躉購費率支撐,消化較高昂的期初成本,建立完整基礎建設與在地供應鏈,才能壓低後期成本。

不過,經濟部去年 11 月底公布 108 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草案,其中離岸風電費率較去年大降逾一成,引發業者反彈,業者認為,2025 年前的風場開發計畫雖已底定,但實質工作都還沒開始進行,台灣風電產業狀況與去年相比並無進展,費率應與去年維持相同水準。

經濟部要求業者提出具體數據,其中包括國產化成本、台灣與歐洲案場差異導致的成本、學習曲線等,例如台灣因海床地質較軟,須採用較昂貴的套筒式水下基礎,天候海象狀況較歐洲差,全年可施工天數較少,也是增加風險、成本因素。

新增 3,600 滿發小時上限

今年度費率草案中新增每年 3,600 滿發小時上限,超出此時數的售電價格將以當年度迴避成本(指非再生能源的平均成本)計算,但業者認為,一般而言應會希望發電效率越高越好,設定滿發小時上限,會使業者缺乏提高效率的誘因,傾向採用較便宜的舊型號風機,台灣供應鏈也因此學不到最新技術,反而不利產業進步。

能源局則表示,3,600 滿發小時是以竹南 2 座單機容量 4MW 的風機發電時數計算,未來預估會採用 8MW 風機,若要取消上限,計算費率公式中的年發電時數也必須回歸 8MW 的發電時數,費率可能因此降低。

取消前高後低階梯制

躉購費率合約期長 20 年,按照先前版本,業者可選擇 20 年同一費率,或是前 10 年高、後 10 年低的費率,不過,新費率草案中廢除前高後低的階梯制度,業者認為,這不利開發商進行專案融資,更無法吸引本土金融業者參與,不利台灣發展綠色金融。

離岸風場開發投資金額龐大,開發商多採專案融資方式向銀行借款,銀行同時須進行盡職調查評估專案未來現金流穩定度,開發商也可藉此多重把關,降低風險。因此,開發商傾向採前高後低費率,主要是為前期償還銀行貸款,增加銀行放款意願。

不過,外界憂心,業者可能拿了前 10 年較高費率,後 10 年就不經營,對此,參與相關聯貸案的外商銀行說明,銀行在與開發商的合約都會明訂釋股、轉售規範,新股東、新經營者都必須符合銀行要求,確定具有營運風場的能力。

銀行業者也說,即使開發商轉手給其他買主經營,也無法帶走已經建設的風機、本土供應鏈,銀行為了後續穩定還款的現金流,會確保風場持續營運。

能源局表示,依蒐集資訊,可能延續前高後低的階梯制費率,但前後費率占比可能做些微調整。

離岸風電開發案多採專案融資,風險轉嫁銀行?

專案融資與台灣過去習慣以擔保品做企業融資不同,銀行是以評估專案未來可否有長期穩定現金流還款來決定是否放款,外界擔心可能因此將離岸風電開發的高風險全轉嫁至放款銀行,開發商自備款占比低,也有落跑疑慮。

對此,曾參與海洋風電專案融資的法國巴黎銀行說明,銀行在前期會評估興建風險、氣候風險、技術風險、營運風險、風能風險、市場風險、國家風險及匯率風險,檢視整個開發案與開發商分散風險的策略,例如透過與出口信貸機構(ECA)及保險公司合作,確認風險可控才會放款。

為確保專案可持續性,銀行也會在合約中要求開發商至少持股二到三成,若資金未能馬上到位,則須以母公司保證等方式提供擔保,未能達到穩定償債門檻時,也必須額外增資,改善財務結構。對開發商釋股、轉售等行為,合約中也會對新股東明定相關規範,確保其有營運風場能力。

經濟部 30 日下午公布 108 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其中離岸風電每度 5.516 元,與預告草案相比,降幅從 12.71% 縮減至 5.71%,並新增滿發小時上限,費率以 4,200 及 4,500 滿發小時為門檻遞減。

前高後低階梯制則拍板維持,業者可自行選擇要採用階梯制,或 20 年固定躉購費率。

(作者:廖禹揚;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