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大火讓人心痛,但網路能讓她更快「復活」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18 日 7:45 | 分類 Google , 網路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巴黎聖母院大火讓人心痛,但網路能讓她更快「復活」


4 月 15 日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當大教堂中心標誌性的塔尖在烈火中轟然坍塌時,很多人再也無法抑制淚水,就像法國總統馬克宏所說:法國人民內心一部分也被燒掉了。

不僅對法國,這座建於 1163 年的哥德式建築對全世界來說也是重要的文化遺產。雖然目前火災原因尚未確定,但法國已宣布將全力重建巴黎聖母院,預計整個修復過程至少需要 10 年。

從媒體報導來看,這次大火中,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基本完整,一些珍貴文物也有搶救出來,聖母院顯然不會就這麼消失,可是很多人也開始意識到:歷史建築的數位化工作應該加快了。

在網路時代,數位化技術不僅可幫助「巴黎聖母院」這樣受損的歷史建築「復活」,還能讓它們永遠不會消失。

數位化技術能否幫助巴黎聖母院「復活」

從技術來說,將巴黎聖母院修復成原來的樣子沒有問題,但過程卻很漫長。有文物專家表示至少需要幾十年時間才能徹底修復,而資金募集一直是修繕巴黎聖母院一大問題。

無論如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無法走進這座擁有 850 年歷史的建築參觀了。不過因為數位化技術,人們還是可以在網路重溫巴黎聖母院建築內外的每個細節。

前幾年就有一些機構開始對巴黎聖母院進行 3D 數位化重建工作,比如由兩名藝術史和考古學教授發起的 Mapping Gothic France 計畫,旨在研究哥德式建築,將世界著名的哥德式建築透過 3D 數位掃描完整立體地呈現在網路。

(Source:Mapping Gothic France

其中就包括巴黎聖母院,在 Mapping Gothic France 網站,可看到巴黎聖母院從外到內、從地面到頂部不同角度的全景、細節圖片,一些立體圖像需要戴 3D 眼鏡才能看清楚,不過這也更接近真實的聖母院。

▲ 戴上 3D 眼鏡看看是什麼效果。

遺憾的是,負責掃描工作的瓦薩學院藝術助理教授 Andrew Tallon 去年 11 月去世,但這也體現數位化技術對歷史建築的意義。千秋萬代後,世界各地的人民依然能在數位世界參觀巴黎聖母院。

這類數位技術除了能讓人們線上觀看歷史遺跡,對很多古建築和文物的修復也有幫助。透過 3D 雷射掃描技術的數據,建築或文物意外損毀後,也為修復提供了更詳細的參考模板。

巴黎聖母院遭遇和平年代最大的損毀,不幸中的萬幸是沒有波及主體建築。去年 9 月發生大火的巴西國家博物館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近 2,000 萬件文物都隨著這棟 200 歲的建築付之一炬,僅找回 1,500 多塊碎片。

所幸從 2016 年開始,Google Arts&Culture 就和巴西國家博物館合作,透過高解析度攝影、3D 掃描和 VR 等技術,將博物館和藏品帶到網路,全世界用戶只要至 Google 街景就能線上參考,還有導覽和展品解說。

少數像埃及木乃伊等珍貴藏品,因為事先進行 3D 數據採集,因此有望「復活」。但大部分藏品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此維基百科透過社群媒體向遊客徵集拍攝的展品照片,希望能幫助焚毀的文物製作複製品。

在中國,類似技術也應用到敦煌莫高窟等遺跡保護和存檔。2016 年敦煌研究院發表首批 30 個經典洞窟的高清數位化內容和全景漫遊──數字敦煌,讓每個人都能身臨其境探訪 1,600 多年歷史的莫高窟。

(Source:數字敦煌

此外,透過近景攝影測量技術和數位掃描方法保存敦煌壁畫圖片,清晰度和還原度都比過去更高,也避免隨著時間流逝,底片褪色和模擬磁帶消磁等,產生圖像品質的改變,還有圖像複製時的資訊減損等。

正如 Google 在官方部落格所說,巴西國家博物館遭遇的災難,充分展現了世界遺產的脆弱和面臨的各種威脅,用數位技術為這些歷史遺跡備份存檔,也越來越有必要。

雖然影像無法取代失去的一切,但也為我們提供一種記憶的方式。

打造數位方舟

就像前文提到的,對於像巴黎聖母院這樣的歷史遺跡,有很多人正在用數位技術記錄它們,這樣的機構也被稱為「數位方舟」。

比如 Google Arts&Culture 計畫,除了巴西國家博物館,還幫助全球 70 多個國家的 1,000 多個藝術博物館進行數位化。

Arts&Culture 透過超高清的攝影設備,對歷史名畫等展品一次性拍攝數百上千張特寫鏡頭,再把這些高清的特寫細節拼成一張清晰度高達數兆像素的照片。

雖然線上博物館無法完全複製現場的觀感,但最大限度將藏品的細節記錄下來。去年 Arts&Culture 還和另一家非營利機構 CyArk 合作,用 3D 雷射掃描技術記錄世界各地的歷史遺跡,並以 VR 展示。

說到數位化歷史遺蹟,CyArk 也是不得不提的機構。CyArk 和 Google Arts&Culture 計畫一樣成立於 2011 年,目標是利用雷射掃描和 3D 建模技術保存文化遺產數據,確保人類共同記憶不會徹底消失。

CyArk 的技術支撐這個宏大的目標,創辦人 Ben Kacyra 本身就是世界第一台 3D 雷射掃描儀系統的發明者。2001 年塔利班炸毀巴米揚大佛,讓 Ben Kacyra 萌生了將 3D 雷射掃描應用到古蹟保護和修復。

CyArk 計畫負責人之一伊麗莎白‧李接受採訪時介紹,像墨西哥薩波特克神廟 3D 透視模型,由 4.15 億個精確坐標點構成,整體可以精確到公釐。

建築的每個部分,甚至牆壁上的每處裂縫都完美復原,如果神廟因頻繁地震、雷擊或其他因素遭損害,高清全息結構圖可幫助考古學家和文物遺址保護工程負責人有效、精確地修復、重建。

▲ 薩波特克神廟掃描圖。

目前 CyArk 掃瞄了全球超過 200 座古蹟,包括馬雅遺跡、羅馬龐貝城、德國布蘭登堡門等,未來還有更多古蹟和城市地標加入,CyArk 的目標是掃描世界 500 個遺跡。

除了這些非營利機構,一些遊戲大作的歷史建築也十分逼真。比如《刺客教條:大革命》的巴黎聖母院就和真實版幾乎沒有差別,如果不是因為版權無法準確還原所有雕像和畫,不然就可以直接當作巴黎聖母院的數位版了。

▲《刺客教條》的巴黎聖母院。

這也說明,我們已有能力建立所有歷史建築的數位檔案了,打造永不消失的數位方舟。

數位化技術重建真能複刻歷史嗎?

雖然數位化技術對視歷史遺蹟的保護和修復能發揮重要作用,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就算再先進的技術也不能真正還原歷史遺跡,比如藝術史研究者 Nelson 就表示

任何圖片或 3D 掃描都無法捕捉龐貝壁畫表面的紋理或塵土飛揚的氣味,數位化的文物也無法分析 DNA。

巴西國家博物館透過 3D 掃描和照片等數據復原藏品的做法也有爭議,阿姆斯特丹博物館館長 Taco Dibbits 認為,這些複製品「無法讓你重溫歷史,因為它不是真的」。

而在中國,對是否重建圓明園也爭論了很久。有人認為圓明園的燒毀本身就是歷史的一部分,對國家和民族都有警示意義,如果按照原貌重建,就失去了意義。

(Source:颐园新居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但同時也有人認為圓明園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集大成之作,是古代建築和園林文化的重要成員,雖然圓明園沒有重建,但過去 20 年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團隊一直在用數位化技術還原圓明園。

歷史上不少古建築都經歷多次重大修復,每次修復和重建都意味著原始部分越來越少,某種程度數位化和重建一樣,當透過技術手段重建後,是否削弱了原有建築的價值和意義?

這讓人想起著名的忒修斯之船悖論,當一艘船不斷維修和換零件,直到所有零件都不是原來那批,這艘船還是原來的船嗎?

不可否認,數位化重構很難復刻遺蹟的質感和厚重感,但這些數位化記錄的確能減輕自然災害或各種意外對歷史建築造成的損失,萬一某個建築真的灰飛煙滅了,至少在網路還能找到一個地方讓人們重溫風采。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xiquinhosilva CC BY 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