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雲端的普及,資訊架構的建置越來越重要,在儲存需求這一塊,大家會問資料中心採用 Flash 的比重多高。因提供 Flash 儲存方案的 Pure Storage 成為科技圈的新星,甫上任不久的 Pure Storage 亞太暨日本地區首席技術長 Matt Oostveen 是這個圈子的老兵,被問到近期財報出爐公開市場看壞 Pure Storage,他自己看公司技術沒問題,而是華爾街的人太看得起 Pure Storage 了。
基礎建設受到週期波動,上上下下是正常情形
Pure Storage 第一季財報出爐後,投資人看來覺得 Pure Storage 表現不好,股價下跌。Oostveen 說資料儲存技術夠成熟了,並不是太大的問題,短期的股價波動是財務因素影響公司。Oostveen 說儲存公司方案的需求,很大一部分取決於週期性的資訊架構基礎建設,表現上上下下是相當正常的情形,近期如果沒有資料中心的需求,像是 Pure Storage 這類的儲存公司,就會受到影響。
Pure Storage 與 Nvidia 合作推出 AIRI,聲稱解決 AI 運算過程資料處理的問題。但 AIRI 價格相當高,沒那麼好找買家。Oostveen 坦言 AIRI不是給一般人用的,但 AIRI 的整體擁有成本比起其實方案是低的。現今吹起各個企業要重視資料科學,各家公司尋覓資料科學家,但資料科學家薪資高,也相當難找。AIRI 能確保資料能不停的被餵進 AIRI 的 1,000 個 GPU 當中,不會間斷,資料科學家不會閒下來,對於企業來說 AIRI 訓練演算法時,能夠充分運用公司手上資源。Oostveen 說在台灣有醫院的客戶購買 AIRI,他們就有看到 AIRI 帶來的價值。
亞太與矽谷不同,每個市場大不同
Oostveen 長期在亞太區工作,在來到 Pure Storage 之前在各大知名科技公司任職,也曾在市場調研公司工作 IDC 進行產業預測工作,定期發布立論嚴謹報告。他自己看待他的工作,說他並不是愛在不同公司短期走跳的人,自己選擇公司同時,一起與公司努力,有一定的時間與投入。
現在的人包括 Oostveen 選擇公司都會選擇能夠發揮的地方 ,資料科學家也不例外,企業主面試人、資料學家也在看公司的表現。Oostveen 說他加入 Pure Storage 之前,就知道這一家公司,觀察他們相當願意投資在技術上面,而非像同一領域公司只有話說很滿,但實際做出來的行動不多。
談到從澳洲移動腳步到亞太區,Oostveen 訴說他觀察到的亞太區特性,跟大家在媒體中常看到的矽谷很不一樣,每個國家或區域都有其不同的風貌,他要負責與總部溝通他負責的地方所要面臨的挑戰。
定位為資料公司,本身就是資料驅動的模式
Oostveen 談到 Pure Storage 成立之初定位自己是資料公司,要靠資料驅動做商業決策 ,要說服客戶轉換為資料驅動的作業方式,就是從自身做起。Pure Storage 規畫自身的資料轉型有 3 個階段,第一階段需要先做一些額外的工作,像是請修單、技術支援請求,不是工程師解決之後就放著,而是要記錄下來,自身有足夠的資料,才能掌握足夠的關鍵資料,辨識那些資料具備指紋的特徵。Pure Storage 認為未來是自動化,簡單化的方案要勝出,但推廣方案要從自身做起,而且得先下苦工。第二個階段屬於過度階段,資料庫運轉收集資料同時,也得打給客服,雙軌化進行,比起 log 檔案看先前有沒有類似的記錄,缺少的話則建進去資料庫。第三階段的話則是資料提供的洞見多多,不用打電話詢問客戶是否有狀況,而是系統就自動產生請修單,變成預做良好的預測系統。
Oostveen 觀察資訊人才的狀況,認為傳統的 MIS人才其實在這時代被埋沒了,他們很聰明,但工作上要處理零碎的事物,往往用不到他們的能力,而且都是重複性質的工作。他認為 MIS 繁瑣的工作該用機器取代,他們審核程式找出的問題,想出適合的解決方案,思考人類比較適合做的開創性工作,最終要思考 IT 架構層級的問題,擔任架構師工作。
最後 Oostveen 認為,科技公司該提供自動化、簡單化的方案,讓一般人不論技術能力如何,像是行銷、業務職位的人,都能享受科技產品帶來的便利性。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