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能掃上千平方公尺,軟銀推出訂閱式商用掃地機器人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25 日 8: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一次能掃上千平方公尺,軟銀推出訂閱式商用掃地機器人


越來越多人購置掃地機器人,把家裡簡單的地面清潔外包出去。現在,軟銀想把掃地機器人推到企業裡。

近日,軟銀正式在美國推出企業級掃地機器人 Whiz 的訂閱服務,收費 500 美元 / 月。之前,軟銀已經在日本、香港和新加坡推出這個服務。

換了一個場景,掃地機器人的設計也發生了不少改變。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占地面積遠大於普通家庭。Whiz 在一次充滿電後的工作時間可長達 3 小時,清潔面積可達 1.5 萬平方英尺(約 1,400 平方公尺),相比之下,它的體積也比家用掃地機器人更大。

Whiz 使用的系統為 Brain Corporation 的 BrainOS 系統,軟銀在這家主打自動駕駛技術的新創公司上投資了 1.14 億美元。

BrainOS 的優勢在於,當你在嘗試教機器人做一件事時,不需要程式語言,只需要簡單「示範」即可,這也是為什麼工作人員得在使用 Whiz 前得先推著它走一遍清潔路線。

在 Whiz 之前,沃爾瑪 2018 年就開始在店中採用搭載了 BrainOS 的洗地機,而且似乎挺滿意的。今年 4 月,沃爾瑪宣布將於今年底將原有的 360 台洗地機增加至超過 1,800 台。

學習後,Whiz 即會依據指定路線進行清潔,並利用導航技術規避障礙。在導航技術上,軟銀為 Whiz 搭載了自動駕駛汽車常用的 LiDAR 技術,可「自動迴避人、玻璃牆、地面邊緣和其他危險」。

簡單來說,LiDAR 主要透過向周圍環境發射雷射,並將即時反饋的資訊整合成空間資訊。和基於無線電波的雷達相比,LiDAR 能看得更仔細,可繪製更高解析度的地圖。

每次清潔後,Whiz 都會生成相關清潔數據,以供責任相關者參考了解。

據了解,美國的辛辛那堤 / 北肯塔基國際機場已經是 Whiz 的客戶了,而軟銀也計劃針對更多機場、酒店和辦公室推廣 Whiz。

軟銀聲稱,將枯燥繁重的吸塵工作外包給 Whiz 能為員工節省時間,「讓工作更具成就感──做更少無聊、重複、可能導致受傷的工作」,但不知道那些一步步教掃地機器人學習如何取代自己部分工作的人是否認同。

軟銀美國商業策略負責人 Kass Dawson 表示,當軟銀在 5 年前推出人形機器人 Pepper 時,其中一個最多人問的問題就是──「它能吸塵嗎?」

▲ 軟銀的人形機器人 Pepper 的確有點像吸塵機。(Source:Unsplash

Pepper 懂得辨識人類語音和表情,可和人進行對話,曾幾何時風頭一時無兩,但隨著新鮮感開始消退,更多人覺得 Pepper 缺少細化和實際用處。

我們需要去做調研,並尋找出正確的需要被替代的重複工作。

Dawson 解釋,並表示軟銀的最終目標是將人類從簡單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可專注做更複雜的工作。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圖片來源:軟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