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來是避險天堂的美國公債價格,近來價格因美股股災、油價崩盤而飛漲。然而,公債價格 3 月 11 日也跟隨美股下殺,表現極不尋常,也讓運用股債配置資產的投資人報酬縮水。專家直指,近來逢低買進公司債的銀行決定拋售公債,恐怕是罪魁禍首。
華爾街日報 11 日報導,美國公債殖利率從歷史最低點反彈,有部分是因為銀行決定拋售公債,以減少手上部位並增加現金的關係。由於殖利率已經夠低,週三的拋售行動並不會讓銀行傷到自己,但如此不尋常的舉動,依舊讓不少人訝異。
熟知大型證券交易銀行內部作業的人士透露,許多銀行上週趁公司債價格大跌時買進,卻導致資產負債表規模過於龐大。由於許多市場的價格尚未恢復,部分銀行選擇出售最近幾週價格飆高的美國公債。
另一個值得擔憂的是,公債的現貨、期貨基差(cash-future basis)大幅擴增。交易人士直指,兩者差距已是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之最,也讓部分人想起 911 恐怖攻擊事件後在 2001 年發生的惡劣局勢。
不只如此,擔保銀行債券不違約的成本驟增,暗示投資人擔心流動性恐驟縮。FactSet 資料顯示,擔保花旗(Citigroup)債務未來 5 年不違約的保險年費,本週從 40,000 美元一路攀升至 115,000 美元,惟仍遠低於 2008 年。
Zero Hedge 11 日報導,以 60% 股票、40% 債券配置的基金報酬,單週總報酬的跌幅已創雷曼兄弟倒閉以來新高。另一個引人矚目的現象則是,美股期貨的亂流在 11 日尾盤加劇,並於下午 4 點達到頂峰,而超長債券期貨價格則在不到一小時內大跌將近 6 點,惟史上僅見。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