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關全台上萬呼吸器,她 39 年都在跟死神爭口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5 月 02 日 11:10 | 分類 材料、設備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把關全台上萬呼吸器,她 39 年都在跟死神爭口氣


一口氣的距離有多遠?對一條生命而言,可能只有兩分鐘;對蕭秀鳳(見首圖)而言,卻是將近 40 年。

「步驟該怎麼來?先拍照然後訪問,去前面拍?好!」嬌小的她邁開大步,往前直衝,她說話快、走路也快,沒有一句廢話。呼吸治療師(Respiratory Therapist,醫院內部簡稱 RT)的工作是在與天爭命,時間是最奢侈的東西。

清明連假後,身為公會聯合會理事長的她,才剛到衛福部幫忙盤點重症用呼吸器。疫情變幻莫測,世界多國都為缺少呼吸器而苦,台灣政府超前部署,首要便是盤點全台未用呼吸器存量、品牌、堪用度、如何修復等。

「除了一萬多台現役的,另外還有五百多台,堪用度要調查跟測試。」她說:「我正在盤點型號,要找醫工修、要報廢,都要跟衛福部保持聯絡。」

如果說肺炎疫情是一場戰爭,呼吸治療師正站在第一線。他們不是醫師、不是護理師,卻是醫院裡最精通呼吸器的人,也是離死神最近的人之一。在醫師插管噴濺血液體液時、病人開始使用呼吸器後,他們都必須在旁。

一個早產兒讓她驚覺
這工作關乎一個家庭、人生

當你性命垂危需要靠呼吸器時,是由他們安排你的每一口呼吸節奏與氧濃度。在肺炎尚未找出特效藥時,是他們調整呼吸器,讓重症病患延命,抵抗病毒。

最危險、卻也最邊緣。這個專業在台灣開始得晚,直到 2002 年才有呼吸治療師專法以及正式執照,大學也才有相關科系。

蕭秀鳳在 RT 界人稱「老大」,執業至今已經 39 年,連任公會及學會幹部超過 20 年,她也是台灣最早培育的呼吸治療師之一。1981 年她從美和護專畢業,就應徵進入長庚呼吸治療部門。「我根本不知道 RT 是什麼,就變成 RT 了。」

早年台灣相關書籍不多、只能靠師徒制。「醫師帶著我們到各科病房,從成人、兒童、燒燙傷病房,教學各種病患的照護辦法。」她回憶:「沒有中文教科書,我護專畢業,英文又差,啃原文書好痛苦啊!」生吞活剝鍛鍊出英語能力,後來長庚籌設兒童醫院,也派她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附設兒童醫院進修。

「妳看過早產需要插管的嬰兒嗎?大概一千公克、比貓還小,肺部都還沒發育好就要插管。」她比劃著說:「那時沒有全民健保,生一個早產兒,醫藥費要靠賣房子、標會。」

當醫師忙著插管、她忙著接呼吸器,耳中卻傳來家屬的相互責罵與怨懟,是她最難熬的時刻,她聽過一個婆婆痛罵媳婦:「都是因為妳呷冰(台語,吃冰),囝仔(台語,孩子)才會這樣!」她驚覺:「如果我不把這個孩子救活,這個家庭、這個女人的一生可能都會崩毀。」

呼吸治療師得膽大心細
被罵仍要訓練病人「拔管」

RT 必須膽大,因為日日面對生死一線;必須心細,從嬰孩尚未健全的氣管,到久病老者失去彈性的氣管都得照顧。必須有足夠決斷力,在醫師尚未到場時,他們要臨場反應緊急處置;必須有足夠耐心,插管病人也得靠他們循序漸進的小型治療,才能拔管。

蕭秀鳳總稱年輕的 RT:「孩子」。「有些孩子到民間長照中心工作,勤勤懇懇幫病人訓練、照護,讓病人拔了管,卻被老闆怒罵:『誰讓你多做這些事?管好呼吸器讓它不要停就好!』這些孩子回來抹著淚說,真的很挫敗。」

致力於居家照護的台北市呼吸治療師公會理事長蘇尚志解釋,每拔掉一個病人的管,可能造成照護中心的醫藥費加上補助收入減少近 9 萬元。「很多家屬不懂,呼吸器在病人狀況許可下,可以透過訓練拔除。RT 做這些不會得到家屬感激卻會遭到雇主責怪、解僱,但很多 RT 仍然堅持。」

本身是小兒科醫師的高雄醫學大學呼吸治療系教授陳秀玲說,插管在《醫師法》裡須由醫師來執行,但其實醫師在判斷呼吸治療時,未必比 RT 專業,因為醫學系所學太多,呼吸治療通常只占一小部分,對於呼吸器的調節,常常必須請教 RT。

專業卻長期被忽視
醫院減成本,人力能省就省

但這個專業,卻長期被醫療體系忽視,因為全台執業呼吸治療師僅兩千多人,相較於護理人員全台近 17 萬人,顯得勢單力薄。又因為醫院評鑑裡,對於呼吸治療師的人力要求沒有正式規定,因此總被能省則省。

「假設人力評鑑規定呼吸照護病房每 30 床配一個 RT,醫院有時考量盈利,就申報 59 床,也只需要配置一個 RT。」她說:「一個人值日班、大小夜、不用休假嗎?」

長期的忽視,導致醫院呼吸治療師長期職缺不足。根據公會資料,台灣目前領有執照卻無法就業的 RT 多達 1,700 多人,院內的 RT 苦哈哈、顧不完;院外的有執照 RT 又進不來。

原本衛福部打算在 2020 年醫院評鑑時,重新評估呼吸照護人力規定,但疫情一來,評鑑停擺。蕭秀鳳很無奈:「現在首要之務是把疫情控制好,這些重症病患大都有呼吸道相關症狀,需要氧氣治療甚至葉克膜,RT 都站在第一線。希望透過這次讓大家可以明白這個專業的重要。」

師祖級人物卻老衝前線
趁疫情,她要為這行爭地位

「她個性豪邁、有股俠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呼吸治療組長許端容說:「明明已經是 RT 界師祖級的人物了,但是一有事,不管是不是長庚系統,她還是大剌剌衝到最前面去管。」1 月中,她就積極聯絡各醫院呼吸治療室,做好呼吸器的盤點防護;疫情變重了,她立刻問卷調查所有會員是否有足夠防護裝備。

「平常她要管理林口長庚 136 個 RT,假日也常要為公會的事忙」,呼吸治療師公會秘書洪麗茵說。蕭秀鳳的丈夫也曾不解,她為什麼連任理事長又回任,公會職務一做 20 年,直到有一年自己被檢查出早期肺癌,住院過程中接觸到 RT。「他終於懂了這個職務有多重要,才支持我做下去」,蕭秀鳳說。

與死神爭分奪秒,為病人爭一口氣。為了不受重視的呼吸治療師,她也爭一口氣。受訪完,蕭秀鳳又快步衝回醫院,對她而言,每一分鐘,都是戰役。

(作者:鄭郁萌;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