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藥品報復美國?中學者憂中企處境糟,美握更多籌碼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0 日 15:45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斷供藥品報復美國?中學者憂中企處境糟,美握更多籌碼


美國最近加碼壓制中國科技企業,金融脫鉤的威脅也與日俱增,這讓切斷美國藥品供應鏈的報復手段,成為北京政府顧問激辯的議題。

南華早報 10 日報導,中國知名經濟學者兼政府顧問李稻葵 8 月曾說,倘若美國進一步封鎖半導體,北京也可切斷藥物出口作為反擊。對此,李稻葵回應南華早報指出,他當時只是想突顯中美相互依賴的事實,兩國不可能完全脫鉤。不過,李稻葵去年也曾建議中國限制抗生素的對美出口,當作貿易戰的報復手段。

其他專家認為,這種做法非但不道德還可能招致反效果。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本身也是中國國務院顧問的時殷弘表示,這除了無法幫助中國報復美國外,還會促使美國進一步封殺中國高科技業者。

他說,中國若決定採用核選項、限制醫療供應,雖然美國短期內不可能讓製藥業回流或找到替代供應源,但高度仰賴美國市場的中國出口業者也會受到重創。這些中企若失去美國客戶恐將死亡。若從以牙還牙的觀點來看,美國握有的籌碼要比中國多許多。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Zhao Daojiong 也說,未遭挑釁就因政治問題主動讓醫藥產業供應脫鉤,只會傷害率先動作的一方,因為這麼做,會導致社會失去外國的原料及有關的專業知識。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張維為今年稍早演說指出,倘若中國斷供,美國所有醫院都得關門,因為這些醫院高度仰賴中國供應的抗生素。張維為的觀點向來帶有民族主義色彩。

美國境內雖然仍有製藥研發機構,能夠量產便宜學名藥的生產線卻已全數消失。英國金融時報 2 月 12 日報導,中國為抗生素、糖尿病用藥、止痛藥、抗愛滋病毒療法的全球供應鏈製造關鍵原料,在製藥業扮演重要角色。分析人士直指,身為全球最大學名藥出口國的印度,有多達 70% 製藥原料都得從中國進口。

川普政府 7 月 28 日已同意提供 7.65 億美元貸款,協助伊士曼柯達(Eastman Kodak Co.)成立原料藥(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製造事業,提供美國學名藥生產所需。只不過,柯達高層疑似進行內線交易,讓主管機關決定暫緩發放 7.65 億美元貸款。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