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識別證懶人包:換發費用、時程、功能解密!晶片安全嗎?有個資、監控疑慮能不換?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20 日 12:00 | 分類 科技政策 , 科技生活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數位身分識別證懶人包:換發費用、時程、功能解密!晶片安全嗎?有個資、監控疑慮能不換?


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影響,原訂 10 月換發的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將延後時程,預計明年才會上路。換發後有何好處和隱憂?跟現行傳統身分證又有何區別?

Q1:為何要換發?有何好處?

內政部表示,基於保障民眾身分財產安全、提升生活便利性、迎合數位化時代需求,所以換發。

數位身分識別證規劃結合「自然人憑證」,換發後民眾免臨櫃、免奔波、免提書證、免填寫、不受時空環境限制可隨時辦理各項業務(如護照簽證、公投聯署、國民年金、勞保、育兒津貼等 16 項);此外,也不用擔心每次拿出身分證時,個資被看光光。

▲ 數位身分識別證 New eID 將結合自然人憑證,多達 16 項服務能線上辦理。(Source:內政部

Q2:和傳統身分證差在哪?

數位身分識別證防偽功能更高,晶片資料有加密保護,透過授權才能取用(公開區需輸入讀取碼才可讀取、加密區則需經本人同意並輸入密碼、需用機關須先向內政部申請,經內政部審核同意後,始可讀取加密區特定欄位資料)。

此外,數位身分識別證有自動保護機制:

  • 輸入錯誤密碼達 3 次時,將自動鎖卡。
  • 若晶片被移除,會清除所有內容與通道,使用 ID 時也不會在憑證中心留下任何紀錄。
  • 卡片掛失後將自動提列至廢止,避免遺失卡片遭人認冒用。

內政部強調,數位身分識別證單純做為「身分確認」之用,只有辨識功能,沒有儲存其他資料,像健保、勞保、財稅、監理等資料均個別存放在各機關資料庫中。且使用紀錄不會被蒐集,只有民眾才知道使用歷程,線上驗證是直接跟晶片確認,不是連到服務中心做確認,更快更安全。

Q3:晶片儲存個資有哪些?

數位身分識別證「卡面資料」比現行國民身分證更少,欄位資訊僅提供: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日期、相片與婚姻狀態等 5 項個資。上方印有中華民國國旗與「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NATIONAL IDENTITY CARD」字樣。

▲ 數位身分識別證 2019 年最新版設計。(Source:內政部)

傳統身分證的配偶名字、父母名字、戶籍地址、役別、出生地等 5 項個資,則儲存於晶片內,須授權才可讀取。

Q4:晶片安全嗎?材質跟舊版有何不同?

採塑膠卡材質,以 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材質為首選,並採用多層加壓熱融合方式製卡,具有無法被剝離的防偽特性,可用雷射蝕刻方式提升防偽強度,耐用度佳,平均使用壽命可達 10 年以上。

數位身分識別證採雙晶片備援機制,晶片均通過國際安全認證標準,並由「台積電」代工生產,主晶片 6 項功能有 5 項為 CC 認證(Common Criteria),安全評估達「軍事機密」等級。

▲ 內政部表示,將開發「行動身分證 App」讓民眾生活更便利。(Source:內政部

Q5:何時換發?誰需要換發?

數位身分識別換發對象為全國國民,約為 2,359 萬人。

受疫情影響,晶片卡製作技術無法及時引進,換發時程因此延宕。未來戶政事務所將依轄區人口數排定換證時程並公告,也會發送通知,提醒民眾換發時間。

Q6:要付換證費嗎?遺失補領多少錢?

以舊國民身分證換發、初領數位身分識別證者,於全民換證時程的換證費由政府負擔。

領取數位身分識別證後,因「改名」等因素導致版面資料異動而須換證,或是「遺失須補證」者,都需收取費用。前者收取新台幣 300 元,後者收取 900 元。

Q7:行動不便無法親自辦理,怎麼換證?

針對 65 歲以上、重症肢障等行動不便或家有 6 歲以下之幼兒者,內政部提供戶籍登記、國籍變更、文件核發等「到府服務」。

如需申請到府服務,可先向該地戶政事務所預約服務項目,戶政事務所審查符合申請資格及服務作業項目後,將會派員至約定時間及地點,查對身分及相關證件後,協助民眾辦理換發。

Q8:怕被監控、個資外洩,可不換嗎?

內政部表示,維持現行全國一致是必要的,內政部將公告舊版身分證停止使用日期,屆時舊版身分證將無法使用。

如民眾擔心政府監控、對個資疑慮,或沒有使用網路身分的需求,可選擇關閉自然人憑證功能。關閉後,仍然能使用數位身分識別證實體卡及晶片資料功能,與現行國民身分證使用方式相同。

目前,數位身分識別證仍受困於個資疑慮、相關法律制定、配套措施、是否硬性規定全面換發等諸多爭議。未來,內政部是否會做出相關調整、何時會公告具體時程,將持續更新。

(本文由 經理人月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內政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