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何時能上太空,也許 2021 年就有答案了。
11 月 6 日,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創始人 Richard Branson 在 Twitter 表示,維珍銀河第一次太空飛行將在 11 月 19~23 日,屆時 VSS Unity 太空飛機將從美國太空港出發。
.@VirginGalactic’s first spaceflight from Spaceport America is expected to occur between November 19-23 https://t.co/dTwwlwC1pW pic.twitter.com/9m80cErgNn
— Richard Branson (@richardbranson) November 6, 2020
當天,維珍銀河官方也推文表示:
2021 年,Richard Branson 完成飛行後,太空機票的銷售工作將恢復。
We’ll be reopening ticket sales in 2021 following @RichardBranson’s flight to space. Take One Small Step to secure your ticket by becoming a Virgin Galactic Spacefarer. One Small Step program retires on December 31st, 2020. https://t.co/o90oiXO7Cn pic.twitter.com/IqvKMstawA
— Virgin Galactic (@virgingalactic) November 5, 2020
如果一切按照計畫進行,就意味著這家公司的太空旅遊業務終於正式啟動。
曾發生重大事故,創始人決定親自試飛
維珍銀河提到的「美國太空港」即 Spaceport America,為商業太空船發射基地。
早在 2006 年,維珍銀河就曾與美國新墨西哥州政府有協議──州政府出錢建造供太空遊客起降的港口,維珍銀河將入駐,成為第一家商轉的太空旅遊公司,促進當地經濟。
2014 年 10 月 31 日,維珍銀河的太空旅遊項目因發生一人喪生、一人重傷的重大事故被迫停擺。
#SpaceShipTwo (N339SS) lost during test flight; two crew reportedly ejected. pic.twitter.com/IZgzxAhjk1
— Aviation Safety Net (@AviationSafety) October 31, 2014
因這場意外,維珍銀河遭遇重挫,美國太空港多年處於閒置狀態。即便如此,維珍銀河試飛還是沒有間斷。
2018 年 12 月,兩名飛行員乘坐維珍銀河公司的宇宙太空船 Unity 完成太空旅行。按美國軍方和 NASA 規定,「飛行員」和「太空人」的差別就在飛行高度是否超過 80 公里,這次試飛高度約 83 公里。
這次媒體稱為有史以來最長的火箭動力飛行,也是自致命墜毀以來第 4 次火箭動力發射。
2019 年 2 月,維珍銀河首席太空人培訓師 Beth Moses 也順利完成太空旅行,她還順便測試了機艙各部分。當時同行還有 2 位飛行員,可說 3 人是維珍銀河首批順利飛向太空邊緣的乘客。
此後直到今年下半年,維珍銀河終於公布商業化時程表。
9 月 6 日外媒 CNBC 報導,據維珍銀河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的文件,計劃進行「宇宙飛船二號」(SpaceShipTwo)的 2 次載人太空飛行測試。
隨後 10 月,維珍銀河開始在美國太空港對即將到來的第一次太空飛行做準備,當時維珍銀河說法是:飛行服務將於 10 月 22 日啟動。
直到本月,維珍銀河才公開更多細節──將於 11 月 19~23 日試飛。
(Source:Virgin Galacti)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試飛會有 2 名試飛員,第二次會有 4 名「任務專家」,如果 2 次試飛都成功,Richard Branson 將在 2021 年第一季進行太空飛行。
而 Richard Branson 未來飛行成功與否,直接決定維珍銀河的售票計畫是否重啟,因此也被維珍銀河視為提供商業太空旅遊服務的關鍵點。
飛行是理想,燒錢是現實
如果打開維珍銀河官網瀏覽一遍,大概會留意到 2 個「第一」:
- 維珍銀河是世界第一家上市的商業太空公司
- 美國太空港是世界第一個專門建造的商業航太港口
11 月 6 日的推文,Richard Branson 配圖是 1972 年的待辦事項。
Richard Branson 表示:
「Learn to fly」 (飛行)在 48 年前的今天,就是我想做的事。
‘Learn to fly’ and other items on my to-do list from this day in 1972: https://t.co/3Ny3AUIKue pic.twitter.com/VF7dp64Z05
— Richard Branson (@richardbranson) November 6, 2020
或許年僅 22 歲的 Richard Branson 早在那時就有創立航太公司的想法。
1968 年 1 月,Richard Branson 百無聊賴下和幾個好友一起出版《學生》雜誌,這本雜誌也迅速走紅。加上獨家專訪到披頭四、滾石等當紅歌手,《學生》銷量大漲,這也讓他存到第一桶金。
1972 年,Richard Branson 和 Nik Powell 又一起創立唱片公司 Virgin Records(維珍唱片),此後這家公司逐漸發展壯大成著名的英國跨國風險投資集團──維珍集團。
維珍集團業務範圍相當廣,包括婚紗、化妝品、航空、鐵路、唱片、金融、手機和電子消費產品等。維珍品牌在英國也是深入人心,認知度達 96%。
下圖為維基百科列出的維珍集團子公司。
(Source:維基百科)
1984 年,維珍航空(英國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成立,主要提供來往英國的洲際長途航空服務。
也許提供航空服務還不足以滿足 Richard Branson 當年 Learn to fly 的夢想,2004 年維珍銀河創立。
維珍銀河的主要關注點在商業航太飛行器開發,旨在為遊客提供次軌道太空飛行,並為空間科學任務提供次軌道發射。
相比 SpaceX 的營運模式,維珍銀河的商業模式其實很簡單,用 12 個字概括便是:做飛船、設港口、賣機票、上太空。
維珍銀河的 Unity 太空船一次可坐 6 位乘客,還有 2 名飛行員。船票價格為每張 25 萬美元(約新台幣 713 萬元),截至 10 月 31 日,近 600 名乘客與維珍銀河簽署協議,不乏眾多名人,霍金生前也曾期待能成為維珍銀河太空船的乘客。
即便機票貴到起飛,但綜合造太空船的成本來看,維珍銀河仍是每天大燒錢。
11 月 5 日,維珍銀河發表截至 9 月 30 日的 2020 年 Q3 財報。
財報顯示:
- 淨虧損 7,700 萬美元,遠高於上一季 6,300 萬美元。
- 本季研發費用為 4,600 萬美元,上一季為 3,700 萬美元。
- 調整後每股虧損 0.34 美元,高於分析師預估的 0.27 美元。
(Source:Virgin Galacti)
回顧去年,維珍銀河 2019 年全年虧損 2.109 億美元(約新台幣 60 億 2,126 萬元),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平均每天要燒掉 1,649 萬元。
更能說明財務狀況的數據是:2019 年全年營收為 378.1 萬美元。
公司成立之初,Richard Branson 就希望 2009 年首飛。轉眼十餘年過去,送人上太空的商業計畫仍未實現,70 歲的 Richard Branson 還將親自試飛。
說起商業太空旅行,難免會拿 SpaceX、Blue Origin 和維珍銀河比較。Richard Branson 的看法是:
儘管經常放在一起比較,但我並不認為我們在比賽。
實現夢想本來就不能和只想贏得比賽相比,是吧?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Virgin Galac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