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可參與的維基百科誕生 20 週年,持續將知識帶給眾人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06 日 0:00 | 分類 Big Data , 數位內容 , 社群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人人都可參與的維基百科誕生 20 週年,持續將知識帶給眾人


我們愛把萬里長城、金字塔等宏偉的古建築稱為人類奇跡工程,因為現在的人看來,古代人憑人力搬運一磚一瓦,搭建成如此龐大精巧的建築物,完全是不可思議的事。

未來 AI 編輯全面取代人類敲字雙手,網路內容都由通過圖靈測試的超級 AI 生產,後人也許會讚歎: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竟然是由數百萬名世界各地的人協力輸入編成。

(Source: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誕生已 20 年,至今收納 5,500 萬篇文章、189 種語言。據 Alexa 全球網站瀏覽量排名,維基百科排在第 13 名,比 Instagram 還前面。同時也是榜單屈指可數的非營利公司,前 50 名中,用愛發電的僅此一家。

完全由 UGC 內容組成,堅持免費和開放的理念執行 20 年,維基百科是屬於網際網路的奇蹟工程。

從黃色網站到百科全書

網路百科全書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了網友生活基石,我們幾乎已忘記網路百科全書誕生以前,該怎麼滿足突如其來的求知欲。

▲ 當時沒人相信 Google 能戰勝雅虎。(Source:Brandignity

網路出現創造了知識共用的可能,在 1990 年代,如何分類彙整網路無窮無盡的知識是中心問題。1998 年,當時還平平無奇的 Larry Page 和 Sergey Mikhaylovich Brin 成立平平無奇的 Google,想創辦由演算法搜尋組成的「網路黃頁」與當時靠手工編撰的搜尋巨頭雅虎競爭。

此時,舊金山新創網路門戶網站 Bomis 受到很大啟發,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認為可建造開源版雅虎,雅虎透過雇用手工編錄分類網站,那他也可讓用戶根據自己的興趣彙整。

可惜計畫很快宣告失敗,儘管開始時有些木星愛好者會收集整理關於木星的資料,但很快就被女模特或成人片明星的內容填滿。

這與威爾斯最初設想相去甚遠,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黃色網站為之後的全人類百科全書掙得啟動資金。不僅如此,威爾斯還敏銳捕捉到人們瀏覽網路時其實都有濃烈的求知欲,既然有資訊整合的經驗,他產生更大膽的想法──何不建立免費的線上百科全書?

在理想主義驅動下,旨在挑戰《大英百科全書》的線上百科全書 Nupedia 在 1999 年正式創辦,可惜的是營運 4 年後,Nupedia 倒在挑戰前輩的路上。

▲ 依稀可看出維基百科的樣子。(Source:nupedia.com,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點開網路檔案館儲存的歷史資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它會被維基百科取代:為了保證每個詞條的真實性,Nupedia 需要經過 7 個嚴格步驟由專家核實,導致詞條發表速度異常緩慢,直到「死亡」也才發表了 25 個詞條。

「這太難了,也太嚇人了。」威爾斯談及 Nupedia 時說,他認為百科全書的首要功用是提供便利性,隨後他打算將這個想法投入另一計畫,這也使他的另一個身分更為人所知:維基百科創始人。

Wiki Wiki,快起來

我們也許都是在維基百科第一次接觸到維基(Wiki)技術,但維基技術誕生要比維基百科還早。

1995 年,維基之父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花了幾天時間創造出一種技術的雛形,讓全世界各地的電腦式設計師可自由分享電腦程式碼。每個人既是讀者又是作者,可與網路另一端的人合作創作。這現在聽起來司空見慣,但在網路發展初期,這想法相當先進。

(Source:維基百科

快是新系統最大的特點,坎寧安想給「快速網路」取個特別的名字,覺得夏威夷語代表快的單詞「Wee Kee」很合適,選擇讀音一樣的「Wiki」為新系統的名字之前,他沒想過未來 Wiki 會風靡世界。

是誰率先提出將維基技術運用在百科全書已難以考究,可確定的是維基百科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勞倫斯·馬克·桑格(Lawrence Mark “Larry" Sanger)新計畫的名字:維基百科(Wikipedia):維基技術(Wiki)加百科全書(Encyclopedia),創新程度不亞於瀨尿牛丸。

維基百科完全開放,允許每個用戶自由添加和編輯詞條,在新執行模式下,詞條更新速度遠遠超過 Nupedia。據團隊設想,維基百科可能要 10 年才能達到《大英百科全書》8 萬詞條規模,但 3 年後維基百科就突破 10 萬詞條,並保持驚人的速率增長。

威爾斯同時執行兩個計畫一段時間,維基百科的詞條數在熱情的志願者幫助下飛速上漲,而有專家審查的 Nupedia 更新完第 25 個詞條後,宣布結束舞台。

維基百科用開源、免費精神不斷吸引更多志願者分享知識構建知識金字塔,將它從小眾的知識社群推向大眾的卻是一次恐怖攻擊。

自由與權威

突如其來的 911 事件讓美國人措手不及,鋪天蓋地的訊息沖暈了剛從睡夢醒來的人,新聞報導、謠言、政府公告、假新聞等資訊讓找尋真相的人一時找不到方向,而維基百科為滿足需求,提供了可靠的資訊平台。

(Source:Robert on Flickr, CC BY-SA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是維基百科在百科全書以外首次因應社會新聞,給予迫切分享真相的人們一個可靠的平台。911 給了維基百科走向大眾的機會,911 後的經濟衰退,也讓更多人有時間投入百科全書創作。

《Wired》文章曾估算維基百科的內容價值:「《大英百科全書》撰稿人平均每字賺 50 美分,以大英百科全書的價格計算,英文版維基百科的生產成本為 17.5 億美元。」雖然不夠準確,但也反映大量湧入的「UGC」內容──用戶創作的詞條文章才是維基百科真正的財富。

維基百科近年聲譽達到高峰,因社群平台、搜尋引擎被各式各樣假新聞、陰謀論、商業廣告填滿時,維基百科幾乎是網路最後一塊淨土。

維基百科的內容受所有用戶監管,維基式創作將不同意見的觀點放入同一篇文章,讓讀者可客觀中立分析問題。

▲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維基百科合作。(Source:WHO

這種受監管的客觀討論某種意義上成為網路權威,Google 為維基百科設定單獨視窗,讓讀者搜尋時能第一時間看到。武漢肺炎(Covid-19)爆發期間,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與維基百科合作,讓防疫資訊免受假資訊掩蓋。

但維基式創作雖自由,同時也不可控。

▲ 企鵝出版集團是是英國、紐西蘭、澳洲和印度的主流出版商。(Source:Flickr/MadsBødker CC BY 2.0)

2007 年 2 月 1 日,受維基百科啟發,英國企鵝出版集團與德蒙特福特大學聯合建立「百萬企鵝」共同創作計劃,旨在挑戰現有文學創作方式。

百萬企鵝設定故事佈局和人物背景,每個讀者創作 250 字內容,以 Wiki 社群形式接龍創作,然而計畫一開啟就如脫韁野馬不可控。

維基式規則意味每個讀者都能刪改故事,很多作者精心創作後,隔天一看被改得面目全非,更甚的是,出現不少粗言穢語及吸毒場面,最終這場實驗小說創作計畫,3 月 7 日就宣布不再接受網友修改。

百萬企鵝就像向網路擲出的石頭,最終沉入河底被人遺忘,卻成功激起記住的水花──自由的維基式創作意味會有「被自由破壞」的風險。

類似的破壞行為,每天都在維基百科上演。肆意修改資訊,甚至利用維基百科投放商業廣告,一本全世界公用的百科全書,有許多別有用心的人想在上面塗塗改改。

2019 年 The North Face 廣告商想到增加品牌曝光量的「鬼才」想法:派出專業攝影隊伍前往熱門景點拍攝風景照,露出品牌名稱,透過修改這些景點的維基百科詞條圖片,讓每個搜尋景點的人都看到這些照片。

事跡敗露後,廣告商急忙改口稱這是與維基百科的聯名活動,但維基百科的聲明頗有諷刺意味:「如果聯名活動的目的是避免被另一個聯名對象發現,毫無疑問這是失敗的聯名。」

除了被利用當廣告牌,由於維基百科隱形的權威性,惡意篡改為惡作劇、選舉道具等都是家常便飯,幸運的是維基百科不是發行後 5 年才能再版修改的紙本出版物,從發現錯誤到修正,用時也許不到 1 分鐘。不斷修正與更新,也讓這種潛意識的權威得以保持。

不斷發表新詞條和找「毛病」是維基百科的志願者編輯(他們更喜歡稱呼自己為維基人)的日常工作,沒有人敢保證自己發表的內容絕對客觀正確,維基人熱中不斷找出錯誤並修正。正如坎寧安所說:「從網路得到正確答案的最好方法,就是發表錯誤的答案。」維基人的工作無法帶來物質報酬,追求的則是分享「正確」時獲得的成就感。

共同興趣將這群維基人吸引到同個社群,維基百科設立許多有趣的規則,讓這知識社群不至於像普通社群平台「烏煙瘴氣」,例如再三強調發言禮儀、設立「維基客堆疊」討論區幫助新手解決問題、成立「清潔隊」處理百科全書令人不適的字眼等。有趣的是這些規則通常也都是「UGC」產生的──由社群討論建立,而不是維基百科下的指令。

▲ 比起「維基百科是什麼」,更傾向告訴你不是什麼。(Source:維基百科

不過可確定的是,儘管有這麼多防範措施,維基百科依然不那麼可靠。維基百科官方也一直呼籲用戶不要將維基百科當成絕對可信的資訊來源,儘管比起其他平台,假新聞出現的機率小得多。

充滿人性的網站

維基百科每個月有超過 200 億次瀏覽量,有趣的是,這並沒有讓杰米·威爾斯成為億萬富翁。

維基媒體基金會表示維基百科沒有考慮──也不會考慮插入廣告營利,目前維基百科收入大部分都是用戶捐贈,一部分來自其他網路公司捐贈──「合作」的禮貌回禮。

當然這些合作都是非營利,蘋果與亞馬遜的語音助理靠維基百科回答用戶問題,Facebook 和 Google 利用維基百科訓練 AI 語言模型,由於開源免費,維基百科有可能出現於網路每個角落。

非營利架構讓維基百科看起來就像這群網路巨頭的「異類」,使它不必考慮廣告商的各種需求,只需要專注於讀者與編輯的利益。

與可觀的經濟效益相比,維基百科卻選擇維護諸如準確性、公正性、友善討論等烏托邦式的理想,《經濟學人》對維基百科的報導形容是「充滿人性的網站,更多由人而不是演算法執行」。

世界各地的捐款是支撐理想的最大力量。根據維基媒體基金會財報資料,2019~2020 年透過募捐共湊得 124,131,047 美元,較去年上漲 20%。

(Source:維基百科

維基媒體基金會也向募捐者公布每筆資金去向:43% 用於網站建設與維護、32% 支援志願者、13% 行政管理支出、12% 募捐活動等。「世界需要維基百科,而維基百科需要你」,想堅守非營利理念,維基百科必須保持謙卑,並好好花每分錢。

不過誕生 20 年的維基百科依然面臨不少問題待解決,如網路環境的大變化和編輯性別失衡問題。

手機等行動智慧裝置激增讓網路從桌上轉到手上,負責經營維基百科的維基媒體基金會執行董事凱瑟琳·馬赫表示,維基百科需要針對行動化網路環境調整,如更方便查詢與瀏覽、更好的行動編輯體驗等。

同時她指出平衡目前懸殊的編輯性別比例也是維基百科的挑戰之一。根據統計,維基百科的志願者編輯男女性別比例約 9:1,導致女性編輯的地位和關於女性話題內容都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

例如被譽為 20 世紀最偉大藝術家之一的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維基百科的詞條長度卻不及《星際大戰》尤達大師的一半,比較這些詞條的質和量不難看出,這本屬於全人類的百科全書還有許多內容需填補。

總體來說維基百科的故事有很多積極內容,也有不少不堪回首的黑歷史,有趣的是,這些都被維基人記錄在百科全書上。正是這種對客觀性的執著,讓網路檔案館創始人布魯斯特·卡勒形容為「網路瑰寶」。

創作《銀河系漫遊指南》的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曾表示這本書的設定──可由任何人創作組成的手冊──很可笑,但他沒料到在不久的未來,可笑的想法卻變成現代網路不可或缺的基石。

(Source:Version 1 by Nohat (concept by Paullusmagnus); Wikimedia.,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塊基石的標誌很有意思,是由各種文字組成的球體,大多數為字母 W 或 Wi 的發音,與帶有烏托邦色彩的願景有關:讓世界每個人都能分享知識。這聽起來有點「幼稚」,但維基百科已努力 20 年,並打算堅持下去。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ymbols illustrated by Jasmina El Bouamraoui and Karabo Poppy Moletsane, CC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