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衛七號完成軌道部署,有效改善天氣預報誤差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08 日 14:4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福衛七號完成軌道部署,有效改善天氣預報誤差


科技部今天宣布,福衛七號 3 日已成功把 6 枚衛星部署在高度 540~550 公里的任務軌道,可提供 24 小時均勻分布的大氣層與電離層觀測資料,有效減少天氣預報誤差。

台灣太空科技重要指標的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福衛七號),台灣時間 2019 年 6 月 25 日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搭乘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發射升空,抵達 720 公里的暫駐軌道,經過一個月健康檢查和 18 個月的轉換軌道操作,目前完成任務軌道的部署。

科技部表示,福衛七號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國研院太空中心)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共同執行,由 6 枚衛星組成星系,每天可提供全球南北緯 50 度間約 4 千點大氣垂直剖線資料,補足熱帶海洋地區缺乏的觀測資料,可大幅提升全球氣象預報準確度。

科技部表示,經國際間氣象作業單位證實,觀測點還沒均勻分布的情形下,福衛七號資料可減少 24 小時天氣預報誤差 10%~11%。

科技部指出,福衛七號在完成部署前已經開始執行任務,2020 年 3 月 7 日與 NOAA 同步對國際公開大氣觀測資料,2020 年 9 月 15 日與美國大氣科學大學聯盟(University Corporation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UCAR)一起公布接收 GPS 衛星訊號所得電離層資料,並於 2021 年 1 月 29 日公布接收俄國 GLONASS 衛星訊號所得電離層資料。為了讓 6 顆衛星平均環繞地球上空,使掩星觀測點遍布在南北緯 50 度之間,所以要從 720 公里緩降到 550 公里的預定軌道高度。

科技部表示,目前全球已有多個氣象中心與研究單位在使用這些資料,台灣國研院太空中心、中央氣象局、中央大學和成功大學團隊,以及美國 UCAR 和 NOAA 轄下科學團隊,使福衛七號資料發揮最大的功用,除了降低整體天氣預報誤差 10%~11%,也能提早預報颱風生成,改善颱風預報路徑,並有效監測太空天氣變化。

(作者:蘇思云;首圖來源:國家太空中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