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數據驗證比爾蓋茲預言!疫後最熱門的「大都會」在雲端?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14 日 10: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科技生活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三個數據驗證比爾蓋茲預言!疫後最熱門的「大都會」在雲端?


疫情後,以前的市中心都會思維將回不去,所謂的「黃金地段」與房價也得重新定義?

這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Salesforce 創辦人貝奧尼夫(Marc Benioff)等科技業大咖,最近不約而同的預言。

像是比爾蓋茲,去年底 Podcast 就談到疫情將讓一些事情回不去,市中心的舊思維也是其一。因封城時的遠距體驗,已讓許多人意識到,只要能用視訊辦公、用網路血拚的地方,就是「市中心」。這個變革,將可能大大顛覆都市的建設、甚至交通路線都要重新劃分。

今年 2 月初,美國疫情逐漸好轉下,舊金山建設當地最高地標「Salesforce 塔」的 Salesforce 創辦人貝奧尼夫更公開宣布:雖然員工已可回來上班;他希望以後員工能選擇最有利的方式辦公。哪怕是讓巨資蓋的大樓空著,去咖啡館上班;或在家上班,他都歡迎。

▲ 舊金山最高地標「Salesforce 塔」。(Source:Flickr/rulenumberone2 CC BY 2.0)

因即便疫前,他一直認定舊金山是全球最熱門的大都會,房價再高昂還是一房難求;但經過一年,他已經發現,有個地方比舊金山更熱門,就是「雲端」!主因是什麼事情都能在雲端完成,甚至還能挖出更多商機。這就是疫後新世界的樣貌,我們要學會擁抱它。

真的嗎?從今年初,美國各家研究機構最新出爐的三個數據來看,這些科技大咖的預言,雖然還不會馬上來臨,已在隱隱成形。

40%:沒有雲端,很不行

首先,人們事事仰賴雲端的習性,已形成了嗎?從寬頻網路用量就可觀察。

根據研究機構 OpenVault 數據指出,美國當地每家戶每月的寬頻網路使用量,不但從疫前 2019 年底,截至疫情期間的 2020 年 12 月,暴增 40%。

到 2021 年疫情好轉後,目前還是沒有冷卻,民眾的使用習慣確實回不去了。

OpenVault 以目前實際觀察到的狀況,更樂觀預估,2021 年底美國民眾的寬頻使用量,還要再比前一年同期成長二成!

18%:矽谷爆出走潮

第二個可觀察的數據,就是市民是否真的有出走的現象?這可從空房率觀察。根據美國私人房產諮詢公司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最新數據顯示,在舊金山確實非常明顯。2020 年四季,舊金山空房率是從第一季僅 5%,逐季攀升到破 10%。

到了 2021 年第一季,舊金山空房率創下 18%,達 2005 年以來新高!從這裡可以看出,矽谷人出走的狀況非常明顯。

同時,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申請新設科技企業的數目,去年 7 月與今年 1 月皆爆增,顯然又有一股新創熱。唯獨這次,公司設立地點許多都不是舊金山、紐約、西雅圖等以往熱點。這又是精英出走的另一證據。

也許有些人會反駁,舊金山市中心房價目前沒下跌。但根據高緯環球的研究指出,過去通常要空房率快速提升一年後,房價才會開始進入下跌期,有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醞釀。

168%:吃喝玩樂,都在網路

第三個可觀察的地方是,除了用雲端辦公,用線上點餐、購物的習性是否也在形成?

過去一年美國百貨業破產頻傳、零售業龍頭沃爾瑪更積極轉型電商,已經可以看出網購對實體零售業的衝擊。市中心金店面榮光不再,可以預期。

至於餐飲業的衝擊,則需要觀察民眾使用各類點餐平台的黏著度。因為,當人們習慣用 Uber 等點餐平台,才會減少到市中心用餐頻率。

根據 Second Measure 研究機構最新圖表,美國的點餐平台,雖有四強 UberEat、DoorDash、PostMates 與 Grubhub 慘烈搶市,整體業績比 2020 年 1 月疫情爆發前多達 168%。且截至 2021 年 1 月,曲線還往上攀升,趨勢正在形成。

事業版圖已擴及美國的台灣手搖茶業者「雅茗天地」,董事長吳伯超也指出,身邊認識的創投,正重金投資餐飲業的破壞性創新:未來,做餐飲不需要在熱門地段開店,而是改在方便司機送餐的市郊道路旁設幽靈廚房。自然會顛覆餐飲業者的展店策略。

疫情過後,這些事都回不去了

美國舊金山大學經濟系教授 Bruce Wydick 觀察,這場疫情,對科技產業和舊金山灣區,產生結構性的轉變。即便未來每個人都接種了疫苗並回到工作崗位後,這些影響可能會持續下去。至於其他地區是否會跟進,則尚待觀察。

那若是全球其他國家,甚至台灣呢?

也許趨勢還沒來襲,但我們不妨及早思考,說不定高房價的台北市中心,有天會被台灣其他地方顛覆,或順勢解決年輕人買不起都會區房子的痛苦?也許能意外讓這場疫情的危機,變成新轉機。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