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 311 福島核災已經過去 10 年,但仍有許多待解決的衍生挑戰,包括處理後的核污水儲存問題,今日(13 日)日本政府召開相關部會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核廢水稀釋後,排入海中,目標在兩年後開始實施。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東北近海發生規模 9.0 地震,強震引發的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冷卻系統停止運作,6 座反應爐有 3 座爐心熔毀,至今核電廠內尚有 900 噸與高放射性碎片混合的熔融燃料待處理,同時還有大量反應爐冷卻水及受核輻射污染的地下水。
東京電力公司為淨化污染水,也進一步設置專門設備去除銫和鍶等放射性物質,但現有技術難大規模去除氚,目前則設置上千個大水箱來貯存處理後的核污水,並透過深入地下 30 公尺、長達 1.5 公里「冰牆」,避免污染水外洩。
然而由於下雨等天氣與其他冷卻因素,污染水仍不斷增加,2020 年平均每天增加 140 噸輻射污水,預計 2022 年夏季將會面臨污水槽空間不足問題。
那麼屆時 137 萬噸的含氚核污水該怎麼處置呢?其中在「加熱蒸發至大氣」、「電解製氫」、「注入地層深處」、「水泥固化掩埋至地底」與「稀釋控制排放至海洋」,稀釋入海被認為是最現實的方法,縱使也頗受漁民與環境學者反對。
對此日本政府今天針對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廢水召開會議,日本首相菅義表示,政府已決定將處理水排入海洋,認為在確保安全與闢謠的前提下,這是「最現實」的選擇,也是重建福島不可避免的問題。
目前日本政府已經要求東京電力公司,2 年後排放「處理後的核污水」,預計計畫將耗時數十年。未來會先稀釋儲存在第一核電廠內的核廢水,將氚濃度降到日本國家標準的四十分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的飲用水標準七分之一,再進行排放。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表示支持,認為放流前,放射性元素會降到安全標準。NHK 報導指出,日本農林水產省以及福島政府也會加強監測釋放前後的濃度,並在 IAEA 監督下發布具客觀與透明的消息,也將協助漁民促銷、吸引遊客,若漁民因負面觀感損失,東京電力也會進行賠償。
拍板消息一出也引來抨擊,日本綠色和平組織表示「強烈譴責」,認為此舉無視福島與亞太地區的權利,也有學者認為,目前對海洋生物的長期影響尚不得而知;當地漁民合作社社長 Kanji Tachiya 表示,先前已政府承諾,在沒有漁民支持下,不會將處理水排入海洋,因此未來也不會支持政府違背諾言、將水排入海洋的決定。
- Japan to announce Fukushima water release into sea soon
- Fukushima: Japan announces it will dump contaminated water into sea
- トリチウムなど含む処理水 薄めて海洋放出の方針決定 政府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