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蘋果產品未來形態的,很可能是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4 月 28 日 8:15 | 分類 Apple , iPad , 處理器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決定蘋果產品未來形態的,很可能是它


世界第一台通用電腦「ENIAC」1946 年 2 月 14 日誕生。不可否認,「ENIAC」是個龐然大物,佔地 170 平方公尺,重達 30 噸,使用 18,000 個電子管元件,每秒鐘可運算 5 千次。

身軀之所以如此龐大,是因電子管體積就不小。不僅耗電量高,還容易發熱,無法長時間運作。

(Source:United States Army,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而最新 iMac 今年 4 月 21 日亮相,厚度僅 11.5 公釐,重量不到 5 公斤。使用 M1 晶片,每秒可運算 11 兆次。

(Source:蘋果

時隔 75 年,同樣是「電腦」,形態差距卻天翻地覆。毋庸置疑,這是工業製造進步的見證。不可忽視的,還有處理器飛速進化的功勞。

M1 如何重塑電腦形態

1971 年 11 月 15 日,英特爾工程師霍夫,發明世界第一個商用微型處理器「4004」。雖然運行速度僅 108KHz,和 25 年前「ENIAC」相比稍差,整合度卻遠高於後者,整合 2,300 個晶體管,重量還不到 30 公克。

這天以 IT 界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載入史冊。此後 PC 開始逐漸桌面化、小型化、便攜化。

1998 年,第一代 iMac G3 橫空出世。雖然並非第一款「整合機」,卻率先將 CRT 顯示器、電腦主機、音響整合,又將體積控制在當時看來「嬌小」的程度。之後每代 iMac,厚度、體積幾乎都有縮小,直到史上最輕薄的 iMac 登場。這離不開蘋果設計團隊的努力,更離不開處理器高度進化。

21 日蘋果春季發表會,蘋果硬體工程高階副總裁約翰·特努斯說開場白時介紹:

靠著 SoC 架構,M1 讓我們得以奮力推進 Mac 發展,將過去遠遠拋在身後。今天我們很興奮地介紹,從頭開始基於 M1 全新打造的 Mac。

這便是 2021 款 iMac。蘋果將這代 iMac 顯著變化,歸功於 M1 晶片:

每一代 iMac 進步,旨在實現我們一直以來的願景:讓整個電腦臻於無形。前幾代 iMac 之所以外觀變化不大,是因為技術還不成熟。

直到現在,M1 讓我們前所未有進一步接近願景。

M1 如何改變 iMac 形態?蘋果藉由比較上一代 iMac 內部構造,揭開謎底。上一代 iMac 背殼裡藏著碩大的主機板,和一套魁梧的散熱系統。共同目標是滿足處理器的高功耗需求。且 CPU、GPU 等各部件,都零散分佈各處,讓主機板難以瘦身。

(Source:影片截圖)

現在 M1 採用 SoC 架構後,零散部件都整合進小巧主機板,大大縮減佔用空間。又因 M1 突破性的效能,碩大的散熱系統被兩枚輕巧的小風扇取代,整合到主機板兩端,放在螢幕下方的「下巴」裡。

iMac 背面不再需要弧線包裹龐大的主機板與散熱系統。上述零部件整合,讓新 iMac 總體積減少 50% 之多。緊湊的設計,讓新款 iMac 僅 11.5 公釐厚,輕鬆融入不同空間。

如此看來,蘋果將 iMac 的改變歸功於 M1 晶片進步有跡可尋。高度整合的架構、高超的效能比,都讓 M1 有改變終端形態的能力。新 iMac 到來後,M1 晶片涵蓋 Mac 陣營大部分。也許是為了解決材料庫存,M1 版 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 mini 外觀都沒有明顯變化。

不過從內部構造看,新款 MacBook Air 和上代差別還是非常明顯。取消風扇設計後,左上方騰出一塊不小空間,為後續 MacBook Air 提供更多可能性。

▲ 右為 M1 版 MacBook Air。(Source:iFixit

Mac mini 拆解圖也顯示,使用 M1 晶片的主機板,尺寸幾乎只有 iPhone 12 mini 兩倍大,佔用空間比前代小不少。如果蘋果想消滅剩餘空間,重新設計模具,我們完全有可能看到比現有產品尺寸小 30%~40% 的新 Mac mini。

未來 Mac 產品會變成怎樣?方向其實很明確:越來越輕薄,甚至臻於無形。新 iPad Pro,正是走在前線的「理想型產品」。

iPad Pro,離理想形態又近一步

庫克的不可能的任務戲碼,成了春季發表會的「名場面」。他化身飛簷走壁的諜報人員,將 M1 晶片從 Mac 偷過來,放進 iPad Pro 裡。這動作讓新 iPad Pro 的性能直接「原地起飛」,CPU 性能比上一代 iPad Pro 飆升達 50%。

我們可看到無論運行 Affinity Designer App 時,使用各類向量和光柵工具,還是使用 Sharp3D 渲染細節詳盡的設計稿,或 LumaFusion 為 4K 影片添加複雜特效,新 iPad Pro 都能輕鬆應對。

這些,靠的都是 M1 強勁的圖形處理能力 8 核心 GPU,讓圖形處理性能提升約 40%。理論上,可能比鎖一個 GPU 核心的低階版 iMac 表現更好。

App 將複雜 AR 模型投射到現實世界,或以超高幀暢玩主機級熱門遊戲,甚至搭配 Thunderbolt,連接外接顯示器使用達文西 Resolve 調色剪輯……可說新款 iPad Pro 留下許多想像空間。

更重要的是,M1 讓 iPad Pro 提升性能同時,又輕薄與續航兼顧。將 iPad Pro 安置於巧控鍵盤上,與 iMac 似乎有種奇妙聯繫。終端形態可能比 Mac 系列更超前,更接近蘋果的理想電腦。

5G、光學雷達加持,讓 iPad Pro 可玩性還有很多可供探索。宣傳影片利用 iPad Pro 一鍵從綠幕抓取演員,預覽合成效果;將建築物設計原型一鍵拖動到現實空間;隨時隨地掏出 iPad Pro 通話、工作,都代表蘋果希望用戶挖掘、利用 iPad Pro 各種可能性。

iPad Pro 既然終端形態比現有 Mac 更為先進,未來蘋果是否會將兩者合併?約翰‧特努斯日前對外媒 The independent 表示,目前沒有計劃合併 iPad 和 Mac 兩條產品線。蘋果全球行銷高級副總裁雷格·喬斯維克稱,蘋果只想於兩個類別產品都做到最好。

所以短期來看,蘋果並不會將「電腦」形態化繁為簡,而是想全面開花。Mac 產品線依舊會經典化生存。

電腦下一個形態是?

11 年前,《PC World》報刊有篇關於未來筆電發展前瞻的文章。文章觀點認為,「明天的筆電也許能捲起來、配備多塊螢幕,或像變形金剛造型百變」。這憧憬已成為現實。如聯想 ThinkPad X1 Fold 摺疊螢幕電腦,再如華碩靈耀 X 雙螢幕電腦。

不過當我們談論「電腦」時,已不單談論桌上型、筆電或平板電腦。PC 的概念早從單純的「個人電腦」,發展為互相溝通、取得訊息的廣義終端設備和平台。而這些終端設備與平台呈現百花齊放。背後是人們對技術創新的追求與渴望。

我們很難想到「電腦」能與「通訊」融合,直到 S2000 筆電放置天線,加入 SIM 卡槽。Palm 沒落,人們認為 PAD 被大浪沖走時,iPad 出現改變了認知。當人們開始懷疑「摩爾定律」、「貝爾定律」時,M1 晶片可謂 IT 業界變革的曙光。

在這語境下,蘋果「讓電腦臻於無形」的至高願景,未來會以什麼形態呈現,沒人猜得到。可能是腦機介面,也可能是聞所未聞的技術。但追求目標的路上,我們見識到新電腦平台和晶片對終端形態的影響。電腦、手機、手錶甚至耳機,均是如此。

同樣,未來 AR 眼鏡、智慧汽車等終端產品,形態會否超出認知範圍?這問題就留給各位去想了。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蘋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