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月 24 日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首次將光遺傳學技術(optogenetics)運用於臨床,以閃光刺激基因表現並誘導神經訊號,成功讓一名 58 歲的色素性視網膜炎患者在失明 40 年後重新看見影像及移動的物體。這項技術已經廣泛的運用於神經迴路研究,之後更有望運用於疼痛、失明以及腦部疾病的治療。
光遺傳學技術走向臨床,可望幫助失明者回復視力 |
作者
黃 斯沛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19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 ![]() ![]()
Loading...
Now Translating...
|
5 月 24 日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首次將光遺傳學技術(optogenetics)運用於臨床,以閃光刺激基因表現並誘導神經訊號,成功讓一名 58 歲的色素性視網膜炎患者在失明 40 年後重新看見影像及移動的物體。這項技術已經廣泛的運用於神經迴路研究,之後更有望運用於疼痛、失明以及腦部疾病的治療。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