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影片,不能點讚,這新聞產品卻想用抖音模式讓你上癮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06 日 14:30 | 分類 數位內容 , 科技生活 , 資訊安全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沒有影片,不能點讚,這新聞產品卻想用抖音模式讓你上癮


對你來說,新聞是消耗品嗎?如果比作食物,更喜歡重口味還是少油少鹽?是狼吞虎咽還是細細咀嚼?你會出門探索美食,還是等外賣 App 為你推薦猜你口味?

路透社新聞研究所《2021 數位新聞報告》顯示,73%受訪者正在使用手機取得新聞。有人把新聞刷成抖音,也有人停下來打破砂鍋問到底。你如何消費新聞,其實就是如何看待世界。

演算法負責投餵,你只管刷?

一個人新聞消費有多速食,得看看Inshorts。每條新聞濃縮到60字內,讓演算法為你量身挑選今天讀什麼。誕生於2013年的新聞資訊平台Inshorts,現在成為印度最受歡迎的新聞類應用App。

資訊爆炸的時代,各方搶奪注意力,Inshorts認為年輕一代太忙碌,60字短新聞足以讓他們快速了解世界發生什麼事,創始團隊甚至說,「我們不希望用戶花在新聞的時間超過15分鐘。」

所有短新聞由AI觀察記錄使用行為、每條新聞花的時間、興趣偏好……以此形成屬於個人0~1,000分評分系統。最終得分更高、更符合你口味的新聞會出現在訊息流(也有例外,如編輯為某條新聞打1,000分)。

打開 App,每條新聞似乎都跟抖音影片有同樣命運:演算法負責投餵,你只管快速消費並滑掉,「已閱,下一條!」

▲ 用Inshorts看新聞的體驗:刷刷刷!

這絲般順滑的體驗,熟悉的手感,優美的弧線,確實很難不讓人想起前一天晚上,在被窩裡刷兩小時奧運話題和袋鼠搖手的快感。筆者只想搖晃Inshorts創始人的肩膀問:新聞到底做錯什麼,你為什麼要「滑」它?

等等,「滑」是原罪嗎?

抖音大大小小細節,能讓大腦多巴胺激增,出現「行為上癮」。有趣的影片帶來感官刺激,全螢幕沉浸的體驗放大愉悅,演算法投餵讓人期待。抖音就像明目張膽的吃角子老虎,永遠猜不到下一片是什麼內容,下一次滑會不會有驚喜。

Inshorts利用也是同款「無法預知的積極反饋」。創始團隊採訪時透露,這種輕鬆滑新聞,比滿螢幕新聞標題跳轉更能吸引用戶閱讀,甚至單篇新聞停留時間長達4~5倍。

能讓更多印度朋友喜歡讀新聞,滑到上癮似乎也是勝利。但細思極恐的是,這一切都建立在60字短新聞前提下:資訊有限且簡短,讀完還來不及思考,新聞就被靈活大拇指滑走了。如此循環,一個人對世界的觀察永遠停留在表面。

不管抖音還是Inshorts,「滑」帶來的除了快感,還有控錯覺。

你以為你是嚴格的守門人,正在批改演算法提交的「作業」,為感興趣的內容打勾點讚,不喜歡的內容殘酷就滑走?事實上,你很可能只是在演算法客製的「信息繭房」(Information Cocoons)裡徒勞打滾。

一些其他意見,要不也聽聽吧

同樣是短新聞資訊平台,Brief選擇另一條路。這款去年推出的App,一問世就宣告天下自己有雄心壯志,想解決新聞過載、媒體偏見和信息繭房問題。

(Source:Brief)

Brief認為人類編輯判斷不可取代,堅持每條短新聞都由人工挑選撰寫,稱演算法不會投讀者所好,只會為所有人提供相同且重要的訊息。Brief還為每條新聞附上來源、相關背景、多方觀點和完整時間線。這些操作聽起來比傳統媒體還傳統,比博士寫論文還嚴謹,甚至稱得上「文藝復興」。

以「美國CDC修改室內口罩令」新聞為例,可透過時間線了解前因後果,看美國一年多疫情相關措施。甚至最早可追溯到2020年3月,川普考慮對紐約州實行隔離措施,並圍觀政客和學者唇槍舌戰。

▲ 新聞頁(左)、時間線(中)、多方觀點(右)。

體驗後發現用Brief讀新聞,就像拿到一本極貼心的教材,把陌生課題解析寫得清清楚楚,等你探索;也像站在思維導圖正中央,指引方向,但不打算限制延伸的廣度和深度。更像站在古希臘廣場,耳邊是新聞事件各種聲音,都有一席之地。

但人類編輯的選擇,就一定優於演算法嗎?Brief團隊只有4個人,每天大概只更新10條新聞,看了兩三天後不禁讓人思考:某種程度,我是不是被邀請進入4位朋友為我創造的訊息繭房?

可惜沒時間細品了。最近Brief團隊被Twitter收購,「古典又精英」的新聞App目前停更了。

你在高效利用科技,還是機器馴服了你?

演算法還是人類?單一來源還是多元聲音?瘋狂上滑還是停頓思考?

不管如何消費新聞,都逃不過大趨勢:跟詳實長篇報導相比,我們越來越喜歡閱讀短內容。行動數據網路和手機是「最佳搭檔」,讓我們看世界的方式更零碎、娛樂化。

回到PC年代,2006年,技術工程師Aza Raskin剛設計出「無限向下滾動」,取代網頁「左右點擊翻頁」。當時他認為這樣更人性化,不會打斷閱讀思路。 12年後,他接受BBC採訪時表示內疚,稱沒想到這創新會在日後應用得如此徹底,讓人們看手機的時間遠超過必要。

如果你不給大腦時間控制衝動,你就會繼續滑。

今天任何人拿到手機,不需太多學習就可快速「滑」起來。這手勢成了當代心照不宣的默契。聊起「滑」新聞話題時,友人跟筆者分享某天偶遇、讓人警惕的一幕:

在公共場合,3歲小朋友捧著手機看抖音,聲音大到所有路人都不得不在意。大概是滑到很喜歡的影片,他重複播放3遍,一遍又一遍,回味無窮。

從小開始接收高強度多巴胺刺激,沉迷於「滑」的快感,這些遊戲般「無法預知的積極回饋」,將如何塑造下一代年輕人的行為和思考模式?這又算不算機器正在馴服人類的經典一幕?

(Source:pixabay

一開始我們為了效率,放棄自主探索和選擇的樂趣。讓出思考能力後,喜怒哀樂都被這塊6吋小螢幕掌控。這種《黑鏡》劇情聽起來荒謬,但一直發生。

保持清醒,不停思考。追逐和解鎖網路衝浪新姿勢同時,別忘了保有站在古希臘廣場、停下來傾聽思索的「返祖」能力,是我們這代人共同的課題。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