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兩劑也未必安全?一次看懂「突破性感染」三大疑問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21 日 1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打兩劑也未必安全?一次看懂「突破性感染」三大疑問


當全台仍在嚴防 Delta 變異株入侵,以及擔心疫苗存量不足,恐怕又有另一項新危機──「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真的來了嗎?

近日一則「已接種兩劑莫德納疫苗的30多歲孕婦確診」的新聞,引發外界擔憂,即便是完成兩劑接種的青年,還是無法脫離感染風險。

雖然針對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澄清,婦人接種完兩劑莫德納後「僅過一天」,體內抗體恐仍未到位;但莊人祥也不諱言,截至指揮中心8月2日數據,全台接種完兩劑疫苗超過14天仍確診的個案達9人。

針對這九例特殊個案有個通稱,公共衛生學界稱為「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意即「完整接種過兩劑疫苗14天後」,COVID-19 卻依然檢測陽性者。

為什麼「突破性感染」會是新危機,如今在全球有多嚴重?未來是否將帶來更致命的影響?

疑問一,「突破性感染」成全球防疫新危機?

不過如何定義「突破」,至今科學界尚有爭論。美國《臨床研究雜誌》指出,目前「突破性感染」個案的感染位置,多半集中上呼吸道;這與一般新冠肺炎患者感染下呼吸道為主症狀顯著不同。

「『突破性感染』個案該不該等同新冠肺炎感染者,仍有討論空間」,期刊表示,不過可確定的是,即使感染位置不同,「突破性感染」依然有傳播病毒的能力。

為什麼即便打了疫苗還是感染?前榮總感染科醫師鄭元瑜解釋,會造成「突破性感染」的一大原因,來自疫苗系統缺陷,導致即使打過疫苗,也無法觸發抗體抵抗新冠病毒。

由於老年人引發的免疫反應較弱,也導致隨著年齡增長,突破性感染的機率會愈來愈高。據美國CDC追踪的突破性感染個案顯示,有75%個案為65歲以上長者。

疑問二,「突破性感染」常見嗎?

目前台灣發生的「突破性感染」僅九件個案,談論發生涵蓋率,言之過早;但從當前美國的研究報告,能對「突破性感染」發生率有初步認識。

美國非營利組織凱撒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近日發表的研究表示,截至今年1~7月,據基金會統整的25州資料顯示,所有完成兩劑接種者,約0.004%「突破性感染」個案需住院治療,換句話說是每10萬人有四人。死亡率約0.001%,每10萬人有一人。

此份研究也指出,新冠病毒雖能突破免疫系統保護,但兩劑疫苗加持下,住院率、重症率、死亡率有非常顯著下滑。

▲ 所有完成兩劑接種者,僅約0.004%「突破性感染」個案需住院治療,且不到0.001%死亡。(Source:KFF)

疑問三,「突破性感染」的徵狀有哪些?

最新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指出,根據多起以色列「突破性感染」統計發現,大多數突破性感染的病例初期感染時,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但長期追蹤六週後,仍有約二成「突破性感染」者持續有嗅覺喪失、咳嗽、疲勞、虛弱、肌肉疼痛等典型新冠肺炎後遺症現象。

不過研究作者之一、以色列Sheba醫學中心傳染病流行病學部門主任吉利(Gili Regev-Yochay)提醒,雖然本研究有長期追蹤「突破性感染」,但僅小樣本追蹤,無法定論「突破性感染」群體的未來,這方面研究,科學界也還沒有確切定論。

Delta病毒猖獗,增加「突破性感染」機會

當前各國對「突破性感染」具體成因仍莫衷一是,可確定的是,隨著Delta病毒日益猖獗,「突破性感染」個案數恐有增無減。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就指出,據美國CDC調查研究資料發現,美國近日持續爆發大規模傳染,原因之一就是許多完成疫苗接種者,仍受Delta病毒株感染,且感染後Ct值很低、病毒量高、傳播力強。

英國衛生部最新數據顯示,接種過兩劑mRNA疫苗後,施打者預防Delta病毒保護力僅79%;相較初期對付Alpha病毒株時的保護力又下降10%。

截至7月19日的英國數據顯示,英格蘭近23萬例Delta變異株感染者,約莫八分之一、3.4萬人接種過兩劑疫苗。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相較「突破性感染」個案自身可能有的後遺症,「突破性感染」真正危險的地方在感染者本身,容易沒自覺情況下成為社區傳播破口,甚至讓尚未接接種疫苗者陷入染疫風險。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呼籲,真正克服病毒那天來臨前,人們沒有輕忽的本錢,即使接種過兩劑疫苗,勤洗手、戴口罩仍須落實於每日生活。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Official U.S. Navy Pag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