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實體線上帶你一睹最完整創新科研結晶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15 日 14:42 | 分類 尖端科技 , 汽車科技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2021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實體線上帶你一睹最完整創新科研結晶

集結最全面科研能量的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TIE),今年總計共 444 家國內外廠商參與,除工業局有 45 項技術於「創新領航館」以實體展出外,共帶來超過 1,300 項創新發明及先進技術。展會已於 14 日實體線上同步開展,讓最尖端的科技成果能跨時區與地區精采呈現。

工業局領軍中堅企業,點亮科技應用新趨勢

本次 TIE 共分成「創新領航館」、「未來科技館」及「永續發展館」三大主題展館,其中「創新領航館」囊括超過 300 項技術,而由工業局協同的 14 家企業夥伴,更是帶來了包含智能製造、數位轉型、智慧生活、國防航太及先進醫療等五大領域的全新產品及服務,為主題展館增色不少。

目前環保與電動車相關議題正夯,電池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然而目前一般車輛大宗電瓶是使用鉛酸電池,報廢的電池若未經妥善處理,勢必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傷害。天揚科技展出的 EzBPower 永久電池系統具備有超級電容,能夠延長電池壽命達 10 倍以上,還可減少油耗達 5~20%,是在電動車全面上路前的絕佳技術。

隨著火箭發射技術、成本下降,加上全球對網路的需求不斷飆升,低軌衛星概念股開始起飛,台灣也在積極組建太空國家隊。而稜研科技的毫米波 mmWave 天線封裝(Antenna-in-Package,AIP)技術,便能打造 5G 及低軌道衛星和毫米波基地站中所需的關鍵陣列天線模組,相當具有前瞻性。

另外,隨著疫情情勢不斷變化,防疫警戒等級是否升降級、各地人流該如何控管,均是政府的首要考量。而工研院與實見公司共同開發的光達式人流分析系統,準確率達 90% 以上,目前已部署在基隆夜市。除可作為防疫利器外,往後更可延伸至活動人數統計、互動式科技等應用面。

除了以上提到的亮點技術外,工業局更舉辦了「智慧創新」、「零接觸防疫」及「綠色製造」等技術發表的商業媒合會,提供布局新常態市場的利基點。

線上展會開箱:多樣化展示,促進無限商機

為了接軌國際,本屆 TIE 亦創設了具有中英文介面的線上展會。由於具備線上預約商洽,以及安排時段讓廠商進行技術展示的功能,因此必須先註冊登入才能使用。從主畫面進入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包含「創新領航館」、「未來科技館」、「永續發展館」以及「發明競賽區」的大廳。

在各廠商或機構的展示攤位上,除了可以 360 度觀賞產品,也有介紹影片可以快速了解其內涵。在瀏覽網頁的同時,左下方也同時會有不同亮點技術進行輪播以吸引目光,若是感興趣的人可以直接點擊跳往認識該技術。到了該技術的攤位,便可以直接跟廠商預約洽談媒合,也可以發送即時訊息進行討論互動,可以說是再方便不過。

此外,在線上展大廳左手方有獨立的 3D 展示區,許多創新技術都能夠透過網路一睹全貌!例如,我們可以完整見到這座由台電與台灣智能機器人科技合作打造的戶外巡檢機器人「瓩力」,它可以拉近放大、全方位旋轉展示,細節都不放過。而「瓩力」最強大的功能,便是藉由戶外全地形移動平台、紅外線/可見光雙影像感測模組,結合 AI 演算法來學習地圖資訊,能夠用於電廠、化工廠等地區自主巡邏,可大幅提高效率及安全性。其他包括太陽能電池、智慧安全帽、無人駕駛巴士等,也都可以在 3D 展示區細探究竟。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持續匯聚台灣及全球各地創新技術,同時展現地緣優勢,北接日本成熟技術,南向創新活力的東南亞,台灣居中成為技術匯流的媒介,讓最新技術與先進製造緊密結合,引領資安、能源、國防、民生、健康和資訊技術不斷突破,透過這場展會媒合國內外技術交流合作,為次世代科技發展打下深厚基礎。(經濟部工業局廣告)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