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逃離中國」賺得 2.5 兆身價,幣安創辦人趙長鵬成新華人首富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05 日 11:00 | 分類 加密貨幣 , 數位貨幣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靠「逃離中國」賺得 2.5 兆身價,幣安創辦人趙長鵬成新華人首富


許多人一想到華人首富,心裡想的可能是諸如電商界馬雲等網路大咖,要不就是賣水起家的農夫山泉。然而如今情勢已變,根據中國媒體《財經》本週在微博上揭露,幣安創辦人趙長鵬,若以他擁有的 30% 幣安股份來計算,身價高達 900 億美元,換算成台幣約等於 2.5 兆元,已遠超農夫山泉創辦人鍾睒睒的台幣 1.8 兆元身價。

虛擬貨幣交易,今年已被中國嚴打

不過,趙長鵬從事的虛擬貨幣事業,在中國今年可是被高度禁止的產業。熟悉幣圈動態的台灣區塊鏈大學聯盟TBA理事長彭少甫指出,中國近年來每年都會發布嚴打加密貨幣及其周邊應用或基礎設施的資訊,在全世界算是監管最嚴格者,在今年9月當地政府宣布虛擬貨幣兌換、買賣、提供撮合服務、代幣發行融資以及衍生品交易等虛擬貨幣相關業務全部屬於非法金融活動,一律嚴格禁止,依法取締後,此類平台基本上在中國已無生存空間。

然而,趙長鵬卻靠著早就嗅出風向,在4年前啟動遠離中國、擁抱全球市場的計畫,讓幣安成為目前全球交易量第一名的虛擬貨幣平台,歐美同業都難與之為敵。在台灣也有相當多忠實用戶。

他曾因看好比特幣,賣房梭哈

1977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的趙長鵬,小時候就隨著家人移民加拿大,在當地的麥基爾大學取得計算機學士學歷後,曾陸續在數家證券業者任職,人生第一次創業,其實是在2005年,於上海開發專門為交易員設計的股市高頻交易系統。

而直到2013年,他才開始看上加密貨幣潛力,曾為區塊鏈商工作,在2014年則決心把房子賣了,全部換成比特幣。2017年則創立幣安,不到一年,就成為當時交易量最大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主要是跟到了中國炒新幣熱潮,大發時機財。

不過,中國那時最盛行的是初始新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ICO),由於不需要審核就可發行,常有小幣惡意炒作「割韭菜」嫌疑,當地政府相當感冒,在2017年9月就宣布禁止各類ICO活動。然而,當時許多中國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也只暫停此服務,認為避避風頭改做其他業務就好。

只有趙長鵬觀察出北京政府,對於幣圈的去中心化思惟不可能接受,未來只會一步步加強監管,在那年就決心拓展海外市場,而他本人也移居新加坡。

而今不過4年,遠至非洲、南美、到歐美,台灣,都能看到幣安用戶。今年中阿富汗政治動盪,據《CNBC》報導,甚至阿富汗難民,寧可把當地貨幣換成虛擬貨幣,存在手機上的幣安帳戶再逃亡,說明了這個平台多受歡迎。

IEO新幣發行把關嚴,贏得品牌信譽

這背後原因,和趙長鵬懂得把中國幣圈成功經驗輸出、再進化有關。

例如,幣安現在主推的新幣發行,是採取首次交易發行(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s,IEO)模式。簡單來說,和之前ICO最大的不同是,這些新幣是在交易平台上架、打著交易所的招牌來發行,因此幣安身為交易所,事先必須做好審查,以免砸掉品牌信譽。

而在今年以來全球通膨,帶動各類虛擬貨幣大漲下,這些新幣的漲幅十倍甚至百倍都有,也就此讓幣安吸引龐大用戶,隨時上線搶新幣,人氣盛況不會輸給傳統的股票抽籤。

回過頭來,幣安在新幣發行服務上,也可收取「上架費」,通常是適度比例的新幣,再加上主流虛擬貨幣例如比特幣。如果新幣暴漲,幣安也能從中獲利。下次發新幣,還能吸引更多用戶進駐,平台也賺取更多手續費。就這樣形成正向循環,推升了幣安收入與創辦人趙長鵬的身價,扶搖直上。

首富接班中,富比士榜幣圈人士變多

今年《富比士》(Forbes)雜誌的富豪榜上,來自幣圈的創業家愈來愈多,也說明了這股全球幣圈熱。他們的出現,已影響年輕Z世代,愈來愈不熱愛股票、土地或現金這類傳統資產,改投虛擬貨幣懷抱。

彭少甫指出,從幣安員工身上,就能感受這個文化。該公司到現在都是用自己平台發行的BNB代幣來發報酬,但是員工大多寧可長期持有,只在花費生活費時才換一點成傳統貨幣,就是眾人皆肯定幣安的價值與理念,期待未來會繼續上漲。

從幣安的熱潮,可以看到全球年輕世代對於投資正在進行革命。「不靠紙鈔過日子」,是愈來愈普遍的現象。只是這個虛擬貨幣派對能玩多久?是否會跟隨通膨消風一夕結束?只能在美國聯準會升息後,坐等結局揭曉。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