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陽能貿易逆差達 62 億歐元,75% 來自中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07 日 11:30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Telegram share ! follow us in feedly
歐洲太陽能貿易逆差達 62 億歐元,75% 來自中國


歐洲太陽能系統仰賴中國製品,據歐洲統計局(Eurostat)資料,2020 年歐盟進口太陽能模組有四分之三來自中國。

歐洲 2020 年進口價值達 80 億歐元的太陽能板,反倒從歐洲出口的模組僅 18 億歐元,我們也可以藉由進口量與金額,發現太陽能板價格愈來愈低。2020 年歐洲進口太陽能的數量是 2015 年 250%,但金額低於 2012 年紀錄;歐洲太陽能出口值跟 8 年前一樣。

以 2020 年統計資料來看,中國是歐洲進口太陽能模組主要來源,占市場 75%,其他有 6% 來自馬來西亞、4% 來自日本、3% 來自南韓,台灣、美國和英國各占 2%。

中國也是歐洲太陽能模組製造廠商重要出口市場之一,占出貨量 8%。美國是歐洲太陽能製造商主要買家,占比達 18%,其他 14% 太陽能板運往新加坡、11% 運往英國,7% 目的地為瑞士,馬來西亞和台灣各占出口市場 6%。

不過未來歐洲也想要提高太陽能製造量能,受到 COVID-19 疫情衝擊,面對港口壅塞問題、以及再生能源需求大增,與此同時歐盟也希望在「碳邊境調整機制計畫」中納入進口太陽能板的碳足跡,這些都一再促進歐洲太陽能製造發展。

法國環境與能源轉型部長龐皮利(Barbara Pompili)在布魯塞爾以視訊方式表示,歐盟 27 個成員國應確保晶片和太陽能板等高科技產品不依賴中國製造,歐盟還得確保氫能等新技術留在歐洲,已汲取 COVID-19 的經驗,進而改善關鍵原料的安全供應和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加以穩固主權。

其實歐盟在 2013 年也以防止低價傾銷為由,針對中國太陽能相關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雙反稅,若中國太陽能進口量超過歐盟最低價格標準,就可免稅販售,低於最低價,則須繳納 64.9% 關稅,措施已在 2018 年 9 月 4 日如期結束。

(首圖來源:pixabay

關鍵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