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武器建首功,烏克蘭志願軍用國產反裝甲飛彈擊毀親俄反抗軍車輛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03 日 11:48 | 分類 軍事科技 follow us in feedly
國產武器建首功,烏克蘭志願軍用國產反裝甲飛彈擊毀親俄反抗軍車輛


一名烏克蘭志願軍成員,近日在軍事網站《Militarnyi》公開影片,展示小隊使用國產 Stugna-P 反裝甲飛彈,成功擊中 5.6 公里外的親俄反抗軍車輛的畫面。

Oleksandr Karpyuk 志願軍成員表示,烏克蘭並不只有向美國購買的標槍飛彈具有威脅性而已,國產的 Stugna-P 讓他們成功的擊毀一輛親俄反抗軍的烏拉爾(Ural)軍用卡車。

Stugna-P 是由位於首都基輔的盧赫設計局(Luch Design Bureau),於 2010 年開發出來的半自動雷射導引反裝甲飛彈,2011 年正式進入烏克蘭軍服役,彈頭採串聯成型裝藥設計,可穿透約 800~1,100 公釐厚度的裝甲,射程最遠達 5,000 公尺,瞄準具可偵測到 6,500 公尺距離裝甲車大小的目標。

烏克蘭在 2018 年就至少在東部鄰近反抗軍佔領區,部署了至少 200 組 Stugna-P 發射器以及超過 3,000 枚飛彈,並從 2019 年開始向美國大量採購標槍式(Javelin)反戰車飛彈。

在俄羅斯於去年底開始增兵至俄烏邊界至 12 萬人規模後,烏克蘭也馬上在去年底與美國達成一筆 6,000 萬美元的標槍飛彈增購合約,並要求加快交貨速度。

目前俄軍雖然在邊境集結大軍,但尚未有任何行動,但位於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親俄反抗軍勢力,自從 2014 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與基輔當局的零星武裝衝突便從來沒有停止過。

為了避免政府軍前往邊境使情勢更加緊張,烏克蘭多半透過志願軍在東部與親俄反抗軍勢力對抗。

因此除了觀察俄烏政府軍的動向外,頓巴斯地區的烏克蘭志願軍與親俄反抗軍之間的軍事行動頻率,也將是觀察兩國情勢的重要指標之一。

(首圖來源:VoidWanderer,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