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日多家媒體 Twitter 流傳,位於烏克蘭南邊港口城市尼古拉耶夫的海軍旗艦,3,100 噸級風暴海燕級巡防艦,被烏軍自行鑿破船底卡在港邊,推測是為了不讓俄軍擄獲所做的決定。
Supposedly the first image of Ukrainian Navy flagship Hetman Sahaidachny (U130) scuttled in Nikolaev.@RALee85 @CovertShores @OSINTEng pic.twitter.com/R3ECQsqA10
— Granger (@GrangerE04117) March 3, 2022
First picture appears of the Ukrainian Navy flagship Hetman Sahaidachny (U130) which was scuttled in Mykolaiyv by Ukrainian sailors to stop it from falling into Russian hands. pic.twitter.com/9y8D32NE2p
— Visegrád 24 (@visegrad24) March 3, 2022
由於海域面積不大,烏克蘭海軍相對陸空軍是資源最少的軍種,主力作戰艦艇都位於克里米亞,因此 2014 年危機後幾乎喪失所有主力艦艇。
2 月 24 日開戰前,烏克蘭海軍除了少量支援艦艇,只有巡防艦、飛彈快艇各 1 艘、巡邏艦和巡邏艇 4 艘、登陸艇 2 艘、掃雷艇 1 艘。
1993 年服役的風暴海燕級(Krivat-Class)巡防艦,海特曼薩亥達契尼號(Hetman Saihaidachny)就是目前烏軍最大艦艇,排水量 3,100 頓、長 123 公尺、寬 14.2 公尺,搭配一門 100 公釐 AK-100 艦炮、2 具 30 公釐近接防衛系統(CIWS)、魚雷和反潛飛彈發射器各 2 組。
相對擁有 41 艘以上作戰艦艇的俄羅斯黑海艦隊,烏克蘭海軍的處境比空軍還險惡,因此開戰近一週,南方戰區海岸線俄軍幾乎暢行無阻。
母港位於烏克蘭南方大城奧德薩(Odessa)的海特曼號,開戰前正好進入離克里米亞更近的港口尼古拉耶夫(Mykolaiv)維修,昨日烏克蘭將巡防艦鑿沉,卡在港口邊,避免被俄軍擄獲之後,在港口海岸周遭拖行示威,打擊己方士氣。
南方城市赫爾松(Kherson)落入俄軍控制後,烏克蘭在南方的港口奧德薩、尼古拉耶夫和馬里烏波爾(Mariupol)的處境都更加艱難,缺乏海軍保護的南方戰線需直接面對俄羅斯海軍的火力支援。
目前俄軍推進速度受到烏軍抵抗、補給線拉長而停滯,根據英美情報指出,俄軍近 36 小時進度相當緩慢,戰況呈膠著狀態。
(首圖來源:Ministry of Defense of Ukraine, Pavlo Parfenuk, CC BY-SA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