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輸了全球數位戰場,但應可保住國內輿論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07 日 16:00 | 分類 Windows , 國際觀察 , 資訊安全 Telegram share ! follow us in feedly
普丁輸了全球數位戰場,但應可保住國內輿論


自上週聯合國大會召開緊急會議,以 141 票贊成、5 票反對、35 票棄權的壓倒性票數,通過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決議案,普丁在國際宣傳戰上已宣告徹底失敗,但透過限制社群網站,加強電視宣傳,或許仍可保住國內輿論支持。

隨著俄烏戰爭的畫面,每天在各大社群和國際新聞媒體流傳,各國民眾對於俄羅斯的侵略形象日益反感,迫使北約國家必須迅速團結起來回應,而包括匿名者等國際駭客集團,也開始集體對俄羅斯進行網路攻擊,俄羅斯無法複製 2014 克里米亞危機的成功模式。

暢銷著作《讚爭:社群媒體的武器化》共同作者,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 Emerson T. Brooking 指出,俄羅斯在十年之內,從八大工業國會員,變成全球最被排擠的國家之一,俄羅斯錯估戰爭規模,使當初克里米亞的混合戰模式失效。

2014 年俄羅斯的混合戰手法,包含運用身分不明的小綠人、在克里米亞創造大量挺俄言論和基輔壓迫形象、在社群網站上的假訊息攻勢,配合快速斬首軍事行動、策反烏克蘭軍隊,順利在幾天內取得克里米亞和部分頓巴斯地區的控制權,造成既定事實,讓西方來不及回應。

不過這次出兵烏克蘭的規模過大,花了超過半年調動近 20 萬大軍,使這次軍事行動,失去 2014 年的奇襲效果,當戰爭無法在 72 小時內結束,輿論戰便會難以為繼。

聯合國大會譴責案的投票,連中國、古巴、塔吉克、哈薩克、吉爾吉斯和亞美尼亞這些傳統俄羅斯盟友,甚至近年還依靠俄軍協助,才渡過戰爭或國內危機的國家,都選擇棄權,代表俄羅斯對外宣稱的說法,例如烏克蘭是新納粹國家、對頓巴斯地區的屠殺等,無法說服國際社會。

烏克蘭政府反而成功的運用社群媒體,扭轉全球認為烏克蘭撐不過三天的看法,除了提振軍民士氣,也替自己爭取到大量的武器、物資和金融支援。

目前俄羅斯已禁止國民使用 Facebook,並限制 Twitter、YouTube 等西方社群網站的流量,許多西方媒體和科技公司也取消在俄羅斯的服務,例如微軟宣布不再提供俄羅斯 Windows 系統更新,代表該國境內的電腦系統得不到重要安全性更新,這將使俄羅斯的網路基礎建設更加脆弱。

不過普丁這一週以來,在國內大幅增加親政府立場的談話節目播放時間,而大部分中老年人,仍是透過電視節目獲取資訊,因此 Brooking 認為普丁仍然能透過傳統媒體穩定國內輿論,及自身統治的合法性。

只是對於許多反戰和反普丁的俄羅斯人,將更難透過社群網站和西方媒體,取得外界訊息來源,大西洋理事會也認為這對於俄羅斯反對派來說更加不利,缺乏外界資訊取得管道,會讓他們更難在境內進行政治說服工作。

俄羅斯在經濟制裁案通過後,目前經濟情勢開始出現動盪,而普丁加強社群媒體和國內輿論控制的後果,還有待後續情勢觀察。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