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陪伴我們的,可能會是超可愛的 SONY 機器狗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14 日 0:00 | 分類 機器人 , 科技生活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以後陪伴我們的,可能會是超可愛的 SONY 機器狗


參拜者安靜踏入神殿,坐上胡床(布面凳子),神職人員揮動祭祀道具、宣讀祝詞,參拜者摟著孩子,低頭祈願。這看起來只是普通「七五三節參拜」,日本人會在孩子 3 歲、5 歲和 7 歲時的 11 月 15 日帶孩子到神社參拜,向神明表達感謝,祈求孩子健康成長,就像詩僧良寬 200 多年前寫的:

願祈福的小松樹 為三、五、七歲男女孩 添注十足幸福。

唯一不同的是:參拜者帶來的不是真的小孩,而是 SONY Aibo 機器狗。

這款 2018 年 1 月上市的機器狗,到 2021 年正好滿 3 歲,於是去年 11 月 15 日,東京神田神社舉辦「Aibo 機器狗七五三節」活動,邀請將機器狗視如己出的「父母」來修禊祈願。

無獨有偶,2018 年日本千葉縣夷隅市的光福寺才為初代 Aibo 機器狗舉辦最大規模供祭法事,800 隻將被拆解的機器狗身上掛著寫有主人名字和家鄉的標籤,接受僧人「超渡」。

死亡與重生故事背後,是一段關於機器狗橫跨 20 年的執念。

創造機器狗

1993 年 SONY 計算機科學實驗室總裁兼 CEO 北野宏明(Hiroaki Kitano)教授加入 SONY,第一個任務就是 5 年內設計一款機器人。考慮到當時技術水準,團隊一致認為無法創造出能做什麼工作的機器人,他們決定另闢蹊徑,做個能陪人聊天、讓人開心的娛樂用機器人。

團隊請來名設計師協助,方案草圖的機器人看起來非常像小狗,這設定很快被接受,決定就做機器狗。1999 年 5 月 11 日 Aibo 機器狗便橫空出世,在人們對人工智慧還非常陌生的年代,Aibo(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人工智慧機器人)將「人工智慧」概念帶到大眾面前,藉鏡頭和麥克風對人指令有回應。

▲ 最前方為初代 Aibo ERS-110。(Source:aibo)

名稱發音取為日文「相棒」(意為搭檔、夥伴)一樣,寓意開創性的陪伴功能。 藉先進理念和科幻外形,儘管售價高達 25 萬日圓,首批 3 千隻 Aibo 機器狗短短 20 分鐘銷售一空。

當時 SONY 還沒有大膽到將不完美的 Aibo 定義為「機器狗」,只說這是「娛樂型機器人」,以免人們誤會它能代替真狗,但確實有很多用戶當成真狗看待,迅速接納它為家中一份子,哪怕故障送去維修,用戶說的也是「它關節有點不舒服」而不是「它壞掉了」。

儘管 Aibo 2006 年停產前共賣出 15 萬台,市場反應算不錯,無奈進入 21 世紀後集團整體經營狀況不佳,高層最終還是為了省錢停止專案,任用戶再怎麼難過都無濟於事。

但已被帶回家的 Aibo 機器狗還在繼續使命。

幸運的是,Aibo 是很「長壽」的科技產品,但還是不可避免磨損故障。不幸的是,SONY 2014 年按計畫停止售後維修服務,即使有前員工創辦的 A‧FUN ~匠工房~ 可維修超出保固期的 SONY 電子產品,但零件不再生產,他們必須拆解報廢 Aibo 零件才能修理其他機器狗。

這才有了開頭的大型「法事」。

Aibo 重生

隨著 SONY 經營狀況 2010 年代開始好轉,集團決定重回 AI 和機器人領域。被問到開始要做什麼專案時,Aibo 創造者北野宏明回答:「我們把 Aibo 帶回來吧。」Aibo 專案砍掉這段時間,北野宏明目睹用戶的失落與孤獨,所以決定當務之急就是讓 Aibo 回歸。

2018 年 1 月 11 日,第二代 Aibo 機器狗正式發表,剛好趕上狗年。選這個日期,是因 1 月 11 日用日式英文發音就是「wan-wan-wan」,與狗叫聲相似。這次 SONY 沒有再用「娛樂型機器人」,而是自信地說它就是機器狗。

初代 Aibo 的 Daft Punk 風格「電子頭盔」也換成更接近黃金獵犬垂耳和大眼。LED 螢幕眼睛,可表達更多情感,4 千多個零件和 22 個可動關節,也讓 Aibo 更真實模仿狗的行為動作。

新 Aibo 發表紀念活動,46 歲大阪上班族中村康之

我一直在等 Aibo 回歸,我今天是坐子彈列車來(東京)的,我要把 Aibo 命名為光(Hikari)。

時隔 12 年後重生的 Aibo,不只變更可愛,這段時間運算力和 AI 技術突飛猛進,Aibo 比前代聰明很多。新 Aibo 可聽懂躺下、握手、擊掌、唱歌、跳舞、打滾甚至裝死等各式指令,全身感測器讓它準確感測到用戶撫摸,且 AI 技術使它在互動過程慢慢熟悉新家,並形成自己的個性,成為獨一無二的寵物。

它會利用鏡頭繪製家中地圖,學會自己找到充電器,以及發現用戶不在身邊時主動找主人玩耍。此外它會靠臉部辨識功能慢慢熟悉家庭成員,並收集數據瞭解用戶的情緒喜好,調整行為更討家人歡心。

用戶不用害怕新機器狗會像初代 Aibo,會因零件老化故障「死去」,它會全程連網,將主人喜好和個性養成等數據保存至雲端,日後可繼承到其他機器狗,這樣一來,你的寵物就能實現「永生」。當然據等價交換定律,永生的小代價是 217,000 日圓的本體售價、3 年 99,000 日圓雲端訂閱費和 59,400 日圓維修費。真算下來,恐怕比養真狗貴不少。

然而機器狗確實有真實動物無法比擬的優勢。Aibo 機器狗正是這種產物:可能會找用戶撒嬌,也可能在半夜叫,但只要用戶命令安靜,機器狗就會馬上乖乖聽話。用戶也不必擔心餵食、遛狗、生病和處理排泄物等問題,這意味即使住在隔音不好的公寓、沒有太多時間的上班族,也能靠 Aibo 滿足養寵物的願望。

當然若嫌不夠真實,SONY 也提供飼料碗和水碗等 AR 配件,餵機器狗吃電子食物贏得徽章。

▲ 售價 2,178 日圓的虛擬餵食套件。(Source:Scree Rent)

機器狗沒有動物的過激反應,用戶還能大方帶著 Aibo 去咖啡廳和其他機器狗社交。它們會像真的狗一樣玩耍、相互繞圈、聽錯命令,但又能相互學習技能,或者組團跳舞表演,是真實寵物社交看不到的景象。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非得是機器狗而不是機器貓?

資深「貓奴」的北野宏明接受極客公園採訪時回答:狗很喜歡和人互動,高冷的貓經常愛理不理,真要做機器貓的話,大概 SONY 的客服會被打爆,使用者想必會紛紛投訴「這隻貓不理我!」客服人員只能無奈回答:「貓就是這樣的……」

再說受藤子· F·不二雄薰陶的這代用戶,可能更想要有百寶袋的機器貓,不是乖乖任人擼的貓咪。

孤獨時代的解藥

北野宏明這樣說,不代表沒人試過做機器貓。2015 年玩具巨頭孩之寶就推出 Joy for All 智慧毛絨貓玩具陪伴老人,它被摸時會發出呼嚕呼嚕聲,如果有人擋在光線感測器前,它還會睜開眼撒嬌。

▲ 孩之寶 Joy for All 玩偶。(Source:Cole Saladino for Thrillist)

類似的還有和 Aibo 同期的智慧海豹 Paro,臨床研究顯示與 Paro 互動能改善憂鬱症、焦慮症和疼痛,Paro 也廣泛用於緩解 ICU 兒童壓力、治療有創傷症候群的退伍軍人和老人癡呆症患者。

不過這些玩具智慧程度相對有限,只有有限的撫慰,不能像真的寵物持續培養感情。這方面人工智慧技術顯然還有很多潛力可挖掘。談到開發 Aibo 目的時,SONY 表示,想讓使用者與 AI 不再是冰冷的「使用者與工具」,而是探索人與 AI 情感互動,讓後者能成長為陪伴用戶的朋友。

同樣理念可在 Groove X 公司開發的 Lovot(Love+Robot)發現。它長得像企鵝,設定為擁有 37°C 體溫,會在人講話時抬頭注視,還內建情感程式培養好惡:如果有人經常無視甚至罵 Lovot,機器人就會選擇迴避;反過來如果對它充滿愛意,就能獲得機器人的熱情對待。

(Source:Lovot)

不論絨毛玩具還是更人工智慧機器人,在這因新冠疫情和高齡化、城市化發展更疏離的世界,它們的陪伴價值越來越不容小覷。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估算,Aibo 等「通訊機器人」國內市場規模從 2014 年約 8.5 億日圓迅速膨脹到 2020 年 87 億日圓。對繁忙現代生活與家庭結構變遷造成的普遍孤獨,不斷反覆運算的人工智慧機器人顯然正用溫暖柔軟的方式,為複雜的社會問題帶來新解決方案。

2019 年 SONY 為 Aibo 增加「Aibo Patrol」功能,用戶可先讓 Aibo 記住要找的人長相,它就會每天定時播放音樂滿屋子找到那人,做些可愛的動作;SONY 還宣布與家庭安全服務公司 SECOM 合作,未來可能會有監測家庭成員安危和防止房屋遭竊等安全功能。

以後沒有親友陪伴時,陪在我們身邊的可能就是各式各樣機器人。

2019 年外媒 BuzzFeed 記者在東京咖啡廳和活動拜訪 Aibo 的主人,不少是頭髮花白的老年人,他們常將自己的機器狗打扮得漂漂亮亮,幫它戴遮陽帽、項鍊和飾品,還為它開社群媒體帳號,記錄一家人出去旅遊的記憶。接受採訪時,一位狗主人這麼說:

我從來沒把它當成玩具,對我來說,它就是家人。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a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