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錢時代》台灣要達到 2050 淨零碳排目標,能源轉型怎麼做?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19 日 9:01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碳錢時代》台灣要達到 2050 淨零碳排目標,能源轉型怎麼做?


淨零碳排已成為國際趨勢,面對這波能源轉型浪潮,台灣也在今年 3 月底端出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圖。在經濟持續成長、國內外廠商持續投資背景下,台灣電力基礎設施、供電穩定計畫備受矚目。


考量台灣的經濟成長、全球數位轉型趨勢延續,預估 2050 年前台灣電力需求每年增 2±0.5%,屆時需電量會落在 4,275~5,731 億度。

根據 2050 年淨零碳排路徑規劃圖,為滿足用電需求,2050 年再生能源在供電占比將占 60%~70%,氫能為 9%~12%,再生能源將取代化石燃料成最大宗,但火力發電並沒有消失,而是換另一種形式存在。未來火力發電技術將搭配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占比降到 20%~27%,最後則是占 1% 的抽蓄水力。

有鑑於未來力拚將進口能源從 94.4% 降到 50% 以下,之後還有漫長的電源開發計畫要走。現階段主要是把 2030 年當成分水嶺,2030 年前電源規畫主要是最大化現有太陽能、風力發電技術,同時研發新興技術加速商業化進展。

2030 年前:太陽能與離岸風電主力

其中太陽能自然不用說,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發展的再生能源之一,目前太陽能的短期裝置目標為 2025 年裝置量達 20GW,接下來是 2026~2030 年增 2GW,2050 年太陽能裝置量可以達到 40~80GW。

離岸風電也是台灣再生能源主力,首先 2025 年累計目標 5.6GW,隨著裝置量愈來愈高、近海優秀風場場址開發完畢,風機也會朝大型化、浮動式發展,離岸風電將開發往深水區前進,屆時 2026~2035 年離岸風電裝置量年增 1.5GW,2050 年累計達 40~55GW。

因應再生能源比例增加,也會擴大儲能系統建置與再生能源饋線網路建置,並進行高壓直流電網佈建可行性研究。

2030 年之後將是新興能源展露頭角之時,畢竟台灣地狹人稠,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單位面積發電較低,規模較大的風光電廠勢必須要更廣的用地需求,這時候就需要其他再生能源與低碳能源接棒。

尤其太陽能、風力發電為間歇性再生能源,穩定供電得依靠儲能系統或是化石燃料發電廠。按照能源配比,2050 年能源有 60~70% 依靠再生能源,如果要在穩定供電前提下持續提高綠能發電,地熱、海洋能、生質能等基載型再生能源發展迫在眉睫。

2030 年後:新興能源展露頭角?

無論是國際能源總署(IEA)建議,抑或是國外的能源規劃,未來能源配比多是再生能源為主,有些光是太陽能跟風力發電占比甚至高達七成,只是據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先前所說,台灣地狹人稠,風光占比沒辦法拉那麼高,要用其他方式取代。

因此目前台灣亟需發展的輔助能源還包括 CCUS 技術以及氫能。在台灣未來的能源規畫中,火力發電仍有一席之地,有高達 20%~27% 比重,可以擔任基載電力與電力調度職責,但需配合 CCUS 技術,未來可以將燃氣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進行儲存或再利用,就可達到淨零排碳的目的。

另外的重點則是氫能,占比也達 9~12% 不容忽視。工研院指出,近年來全球對氫能的關注度大增,氫能為能量載體可以當作能源,也能轉換成電力發電,燃燒後只排出水,當今半導體、石化等產業製程中也經常會使用到大量的氫氣,使用需求非常可觀。

只是目前為止,氫能仍屬於昂貴產品,尤其是再生能源電解水製氫等「綠氫」,相較於傳統天然氣製氫來說成本高昂,運輸跟儲存也都存在挑戰,也因此目前台灣也正大力投入氫能研究,並同時與日本、澳洲展開國際合作,包括與日本氫能技術研發單位共同研討氫能技術應用、基礎設施與法規設計等議題,與澳洲駐台辦事處研議氫氣進口、綠氫生產及應用的示範合作等方向等。

目前工研院則瞄準半導體、石化等產業製程未能妥善利用的餘氫,想透過餘氫發電及純化回收技術,加以回收利用,可協助產業減少燃燒餘氫的碳排外,更可降低購置氫氣成本,創造潔淨綠電。

如今全球已有 17 國對氫能發展提出完整策略,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50 淨零碳排報告」指出,若要達成淨零碳排,2050 年全球氫氣需求量預估需達 5.3 億噸,預計工研院也將在 6 月底提出氫能發展藍圖。

現階段台灣 2050 淨零轉型只規劃到 2030 年,現在已經擬定 12 項淨零轉型關鍵戰略,包含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公正轉型,估計 2030 年將投入近 9,000 億元預算,不過 12 項關鍵戰略細節未出,要到年底前才會陸續完成。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