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結束短命美國上市之旅!中企還有機會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9 日 10: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觀察 , 國際金融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滴滴結束短命美國上市之旅!中企還有機會嗎?


中國網路叫車龍頭滴滴出行,6 月 2 日正式遞表,申請從美股下市。《日經新聞》報導,滴滴 6 月 10 日會在紐交所暫停交易,結束短短 11 個月的坎坷美國之旅。

它恐怕不是唯一。截至今年3月底,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還有261家,總資本約達1.3兆美元(約新台幣38兆元),但到了今年5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把逾80家中企納入下市風險名單,知名企業京東、拼多多、嗶哩嗶哩等都入列。

澳洲廣播公司(ABC)指出,中國企業家嚮往的美國夢,正在破滅!美方警告,若他們不遵守新的監管標準,恐在2024年被強制退市。

監管爭議白熱化,中國企業進退兩難

事實上,美國本世紀初爆發安隆(Enron)弊案後,就頒布了「沙賓法案」(Sarbanes-Oxley Act),要求國內外上市公司,都必須接受監管部門審查。但,中國和香港一直以國安疑慮為由,拒絕其要求,導致監管問題20年來懸而未解。

後來在前總統川普、美中貿易戰壓力下,美方積極著手處理,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2019年,中國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財報造假。

原本瑞幸是號稱要擊敗星巴克的華爾街寵兒,卻在一夕之間跌落神壇。不只促使美國於2020年底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如果中企不配合審查,就有權把他們踢出美股。拜登當局還指派了證交會新主席──主張提高企業透明度,抱持強硬立場的詹斯勒(Gary Gensler)。

然而,美中兩國對於中概股審查爭議白熱化。加上共同富裕風暴來襲,富翁被盯上,中企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

「多數中企對帳本審核還滿開放,」曾任華爾街日報記者的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政經專家馬克(Jeremy Mark)揭露,許多企業家其實願意配合美國規範。

由於中國市場缺乏資金流動,「主要就是為了獲得資金,才想成為在美上市的良好信譽公司」,他解釋。

國家的旨意:轉向香港上市?

1990年代經濟改革後,北京鼓勵企業家,奔向海外投資賺大錢。時至今日,儘管中國自身經濟快速成長,華爾街仍被視為「夢想殿堂」,不只享譽全球,還可更靈活獲得資金。

目前,中共稱願修改法規,允許美監管機構審查。不過,馬克指出,北京的開放程度仍有疑慮,寧願企業從美下市,再鼓勵他們轉向香港。例如,滴滴退出紐交所後,要拚在港上市。

此外,美中對峙加劇,北京擔心中國公司的資料,反被美國拿來對付自己。去年7月,字節跳動暫緩海外IPO,今年5月,它正式更名為抖音集團,外界推測正是為港上市鋪路。

曾是港交所資深主管的霍炳光(James Fok)表示,香港跟紐約一樣,可讓中企獲得外國資本,另外免於承受巨大地緣政治風險。可是,《國家安全法》陰霾籠罩,其全球金融中心地位不再被國際投資人看好,吸引力大不如前。

「許多公司不想只停留在大型中國企業,他們想當大型全球企業;但現在別無選擇,」霍炳光指出。

中概股審查期限已從3年縮短至2年。美國證交所國際事務部主任YJ Fischer呼籲,就算美、中達成共識,眼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時間已經不多了」。

(作者:邱韞蓁;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