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彼得 2.0!世界第一個生化人去世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20 日 16:53 | 分類 尖端科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再見,彼得 2.0!世界第一個生化人去世


確診漸凍症 5 年後,英國科學家彼得·史考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近日過世。

6 月 15 日,彼得家人透過 Twitter 宣布這個消息:

悲傷地告知大家,彼得在家人和好友陪伴下平靜過世。他為所有支持他的人、改變人們對殘疾看法的願景感到無比自豪。

如果將彼得一生比成電影,前後大概是兩種畫風。

2017 年前,彼得是小有成就的機器人科學家,擁有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出版 8 本書籍,全球舉行 1 千多場演講,稱得上意氣風發。2017 年彼得確診漸凍症,醫生判斷他只剩下 6 個月壽命。不願認命的他,藉多次手術將自己改造成「半人半機械」,並在眼動追蹤、語音合成、虛擬化身等技術幫助下進化成「彼得 2.0」。

拿自己當實驗白老鼠,科幻小說變成現實,為殘障人士帶來鼓舞和曙光……儘管還有許多未竟心願,彼得的生命停在 64 歲。

這一刻,他決定成為生化人

讓彼得備受折磨的漸凍症,醫學名為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也稱運動神經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比癌症更殘忍的絕症。病情漸漸發展,患者大腦和脊髓運動神經元會逐漸退化,造成肌肉萎縮,最終身體會像「凍住」無法動彈、說話或進食,甚至無法呼吸。

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就因這種病大半輩子困在輪椅上。

▲ 霍金 21 歲就確診漸凍症。(Source:NASA/Paul E. Alers,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今年 1 月接受 DXC Technology 線上採訪時,彼得全身只剩大腦和眼睛正常活動。他說:

我的大腦瘋狂想與外界交流,但我只能轉動眼球……就像我活在自己的宇宙裡,只能以摩斯密碼與人溝通。

當時支撐彼得完成採訪的,是一系列「外接機械」和技術整合。他在身上接了 4 根管子,分別是進食、呼吸和排泄用。眼動追蹤設備和霍金同款 AI 軟體,幫助他順暢表達想法。文字想法會快速轉為語音,由合成聲音講述;同時間,彼得虛擬化身根據語音內容變化脣形、節奏停頓和搖頭晃腦等動作。

彼得這種「半人半機械」形態稱為生化人(cyborg)。

「cyborg」一詞最早出現在 1960 年,指的是人和機器的融合體,科幻小說和影劇相當常見,如 DC 鋼骨和《攻殼機動隊》主角草薙素子。跟機器人(robot)不一樣,生化人主體還是人,只是身體部分為機器以增強能力。

確診漸凍症後,彼得大量蒐集資料,很快有了改造身體的計畫。第一步是「三重造口術」(tripleostomy),是 3 項外科手術:胃造口術、結腸造口術、膀胱造口術。醫生將管子分別插入胃、結腸和膀胱,不僅解決進食和排泄問題,延長生命,還能減輕日常照料的不便,讓彼得活得更有尊嚴。

▲「三重造口術」示意圖。

因為不曾有類似病例,彼得激進想法在英國醫學界引起極大爭議。人們無法理解他為什麼要傷害健康的器官,同時手術麻醉可能造成呼吸阻礙、病情加重等風險,醫生都拒絕幫他開刀。

終於在層層勸說後,2018 年 7 月,經過 3 小時 40 分鐘,彼得擁有了維持生命的外接系統。這台前所未有的三合一刀,也顛覆醫學界對漸凍症的治療方向,帶來新思考。英國電視台 Channel 4 紀錄片〈Peter: The Human Cyborg〉拍下彼得手術前後的真實狀態。

術前他興奮地說:「我打算當人類小白鼠!這就像科學實驗,不管手術結果好壞,我們都能學到東西,下一次做得更好。」術後他躺在床上笑著對鏡頭展示:「看,這是我的全新介面,這是輸入管,這是 1 號輸出管、2 號輸出管……」

彼得 2.0 與 AI 是最佳拍檔

完成「三重造口術」後,彼得繼續追尋他相信的科技,反擊命運。他所有早期科學教育都來自《Doctor Who》和《星際爭霸戰》(Star Trek),它們教會他:如果夠聰明勇敢,且能接觸到技術,一切皆有可能。

▲ 彼得一直積極發聲,與大眾分享自己的「科學實驗」。(Source:Dr Peter B Scott-Morgan

彼得透過資料蒐集發現,失去說話能力最讓漸凍症患者沮喪。即使文字轉語音軟體再精準,也無法讓這些「困在身體裡的靈魂」表達想法、交流情感。

2018 年,趁著說話能力還沒受影響,彼得找上語音技術研發專家 Matthew Aylett 博士和所屬 CereProc 公司,想「留住」自己的聲音。考慮到漸凍症也會讓彼得喪失臉部表情,他也提前聯絡 Embody Digital 公司捕捉臉部表情,製作生動逼真的 3D 虛擬化身。

(Source:Dr Peter B Scott-Morgan

霍金聽起來相當僵硬的「機器音」,來自 1986 年語音合成技術,因找不到更滿意的替代方案,他一直用到生命最後一刻。但彼得不一樣,他希望日後代自己發聲的聲音能像真人。

計畫前後花了一年多。彼得在錄音室待了好幾週,留下超過 15 小時音頻、1 千多個詞組,以及平靜、憤怒、興奮等不同語氣表達,再交由 AI 學習模仿。當 Aylett 展示成品時,彼得說話已有點困難,且 3 個月後要接受全喉切除手術,永遠失去聲音。

幸好經過無數次最佳化,彼得的語音合成效果還不錯,甚至可讓聲音唱歌。聽到自己的聲音唱出〈Pure Imagination〉,彼得先是震驚,然後紅了眼眶說不出話。

▲ 彼得的虛擬化身與合成聲音效果。

彼得還需要能讓他隨時輸出想法的解決方案,畢竟手指移動也是他終將告別的能力之一。一開始他對腦機介面很感興趣,但發現輸出效率實在太低,最終決定選擇眼動追蹤。

(Source:Dr Peter B Scott-Morgan

彼得遇到英特爾預期計算實驗室(Anticipatory Computing Lab)主管 Lama Nachman,幾年前她為霍金升級語音合成系統時,開發了上下文輔助感測工具包(ACAT)。霍金藉抽動臉頰肌肉打字,一分鐘只能敲出 1 個詞。換用 ACAT 後,霍金語速快了一倍之多──因 AI 不斷學習霍金表述,他只要輸入約 20% 語詞,系統就能快速預測下一個詞。這開源軟體,自然也很適合彼得提高溝通效率。

Nachman 發現雖然都是科學家,但彼得和霍金對 AI 的態度截然不同。霍金很喜歡糾正 AI,總想有完全控制權,所說所寫都得跟腦海一字不差。彼得將 AI 視為合作夥伴,甚至願意更多生活場景使用 AI,看它能產生什麼聰明有趣的驚喜。

在彼得看來,人類和 AI 的關係就像「導演 vs. 演員」。不管好萊塢大片如何警惕人工智慧會讓人類滅絕,眼前的「彼得導演」似乎都對 AI 有無可救藥的樂觀和信心。接受採訪時他說:

我相信未來人類的最佳狀態,是人和人工智慧一起工作,成為以人為中心的人工智慧(human-centric AI)。換句話說,人工智慧和人和諧相處,不是各自表演,而是相互依賴,彼此合作。

一切準備就緒。出於生存需要,2019 年 10 月彼得完成全喉切除手術,醫生分開他的食道和氣管,又接入新管子呼吸。彼得徹底失去聲音,正式告別彼得 1.0。

(Source:Dr Peter B Scott-Morgan

手術完成一個月後,彼得在社群平台大聲宣布:「彼得 2.0 上線!」有各種 AI 加持,彼得成了名符其實的生化人。

我將不斷進化,身為人類的我已經死去,未來我將以「生化人」繼續活下去。

當生化人死亡,會發生什麼事?

彼得離世並不是毫無預兆。4 月 8 日彼得在 Twitter 表示:漸凍症導致雙眼難以閉上,因眼睛乾澀,無法使用眼動追蹤與外界溝通。5 月 4 日,Nachman 帶著英特爾腦機介面專家 Bruna Girvent 探望彼得,合照的他戴上腦機介面設備,正在體驗意念溝通。

兩推文其實都傳遞不太樂觀的消息:彼得病情更惡化了。但他仍露出招牌開朗笑容,字裡行間保持樂觀:「我真的超愛高科技!」如果不是生命停在 64 歲,彼得能見證更多激勵人心的想像變成現實。

專家正在進一步訓練彼得使用的 AI,待它更強大,就能分辨出彼得與誰對話,快速分析,再據上下文提供適合建議。彼得語音合成也在成長,已學會用中文說「你好」甚至流利唱法語歌。新一代虛擬化身更細膩也更逼真,能即時語音合成語義,同步做出微笑、大笑、挑眉等表情。

還有更多現在進行式計畫:應用於汽車業的 AI 自動駕駛輪椅,希望帶彼得「大膽前往沒有輪椅去過的地方」;為彼得量身打造的智慧家居,透過智慧恆溫器、智慧燈泡、生物感測器等軟硬體,即時感測彼得需求並回應。

無論如何,彼得還是留下無數啟示。2019 年,彼得與伴侶一起創立慈善機構史考特─摩根基金會(The Scott-Morgan Foundation)。幫助彼得完成生化人計畫的技術專家、設計師、醫生等,以及任職的英特爾、聯想、CereProc、DXC Technology 等公司,都因這隻不認命的「人類小白鼠」聚在這裡。彼得將這些志同道合的盟友稱為「反叛者」(The Rebels)。

雖然彼得離開人世,但基金會將繼續運作,相關研究也會進行下去。「反叛者」繼續藉人工智慧、機器人、語音合成、虛擬現實等高科技系統,改變受年齡、健康問題、殘疾等限制者的生活。

當生化人死亡,會發生什麼事?

彼得也思考過這問題,他認為如果有夠多人生數據,人工智慧夠成熟,當生物層面的自己過世,AI 完全能延續他的本質,接管他的一切。

當一個人的意識與周圍技術緊密交織,也許生物性死亡不再意味最終死亡。這就是我試圖讓大家看到的,今天活著的大多數人將迎接新人類時代。

只可惜,他的實驗時間不夠多。

▲「三重造口術」前的彼得,當時病情還不嚴重。

紀錄片〈Peter: The Human Cybor〉結尾,開完全喉切除手術的彼得等一台有「三頭六臂」的輪椅送抵家中。攝影機、眼動追蹤設備、語音合成……彼得像小朋友拿到期待已久的玩具,迫不及待試用。他快樂地對鏡頭說:

活著真是太令人激動了!現在不是結束,好玩的事才剛開始!

彼得的離開的確不是結束,他用生命為我們打開了新路。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為聯想工作人員 Ian 幫彼得測試眼動追蹤以外方案;首圖來源:Dr Peter B Scott-Mor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