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拖拉拉,英特爾俄州廠恐延遲落成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24 日 8:49 | 分類 晶圓 , 晶片 , 零組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拖拖拉拉,英特爾俄州廠恐延遲落成


今年 1 月,半導體巨頭英特爾(Intel)宣布將在俄亥俄州建造兩座晶片廠,加速先進製程研發,並重拾晶圓代工業務。但外媒消息指出,Intel 俄州廠可能面臨規模縮小或工程延誤,原因是國會在撥款程序上拖拖拉拉。

CNBC、《華爾街日報》報導,Intel 6月23日對外證實,已無限期延遲俄亥俄州晶片廠的開工儀式,且不排除可能會縮小工廠規模,因《晶片法案》(CHIPS Act)的立法進度非常緩慢,以致於協助Intel建廠的資金未能到位,讓Intel感到沮喪。

拜登政府決心砸重金提振美國半導體業,提出5年撥款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CHIPS Act),扶植本土半導體製造。美國參議院已於2021年6月通過參院版本,眾院版本也在今年2月通過,但仍有待參眾兩院磋商出最終版本,交給總統拜登簽署。

Intel於今年1月提出這項設廠計畫,為美國半導體製造業多年來規模最大的投資案,估計總成本上看1,000億美元,並承諾初期投資200億美元。

Intel俄州廠原定於7月22日舉行開工儀式,但Intel在6月23日通知俄州州長狄懷恩(Mike DeWine)辦公室和俄州議會代表團成員,將延後舉辦開工儀式,部分原因是「晶片相關法案的不確定性」。

Intel發言人Will Moss表示,Intel仍會按原計畫建造俄州廠,預計在今年秋季破土動工,但工程速度和規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晶片法案》的撥款進展。

據知情人士透露,現在美國半導體產業界普遍認為,《晶片法案》可能很難在11月中期選舉前拍板上路。

外媒先前報導稱,目前全球先進晶片大多是在台灣和南韓製造,其中以台灣市占率最高。但中國長期以來聲稱擁有台灣主權,並揚言以武力統一台灣,外界開始擔憂,晶片製造業過度集中在政治風險高的台灣,並非好事。

2021年2月,季辛格(Pat Gelsinger)接任Intel執行長後,積極推動晶片製造地域多元性,計劃投下巨資在美國和歐洲興建新晶圓廠,跨足晶圓代工業務,以對抗台灣台積電和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亞洲晶片製造商的主導地位。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