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Just In Time 變成 Just In Case,庫存風暴後的省思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26 日 7:45 | 分類 IC 設計 , 半導體 , 晶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當 Just In Time 變成 Just In Case,庫存風暴後的省思


經歷數個月認清市場動能需求不在的事實後,清理庫存已成為各大廠目前首要目標,隨著部分長期短缺的國外大品牌 IC 供應逐漸趨緩,過去量能遠低於消費性的工業電腦與伺服器開始取得物料恢復出貨動能,但庫存的數量遠遠大於需求,過去豐田推出及時生產(Just in Time)方式風靡全球的供應鏈,經過過這次史上最嚴重的庫存風暴後,令人省思的是如何未來能夠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

庫存正在緩解,需求牛步推遲新產品

以目前電子業狀況來看,由於已經開始正視與處理庫存問題,甚至許多廠商都祭出減產來因應,例如群創友達降低產能鼓勵員工多休假等因應去面對低迷的市場需求,處於困在庫存風暴中的電子廠,已如火如荼地處理方式如下:

  • 客戶積極談判責任歸屬共同承擔庫存
  • 祭出降價策略搶競爭對手訂單分配量
  • 上游關鍵國外品牌IC 缺料緩解出現拉貨潮
  • 積極尋找潛在客戶與產品消化庫存
  • 開始減產砍單降低庫存風險

雖然庫存正在慢慢得到舒緩,但新的生意機會與訂單才是帶動成長與擺脫陰霾的關鍵,品牌客戶也深受庫存去化的問題,在推新產品上也十分保守,為了去化庫存,很多設計直接使用庫存的外觀與物料,只在細微規格上做些微改變,以降低模具開發成本並消耗電子物料庫存,但因全球需求的疲軟,加上少了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個市場銷售,終端市場對於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拉獲動能仍然十分低迷。

國外 IC 大廠供貨策略澆熄市場急單

這次面臨風暴的其中一個核心問題在於:國外IC大廠的供貨策略

筆者在電子製造業多年,從未看過德州儀器的IC等供貨沒有交期,原廠躲客戶追訂單,客戶千拜託萬拜託還加價搶貨,甚至不惜用高於市場100倍的價格購買現貨,不少IC原廠甚至求客戶簽NCNR(Non-Cancelable,Non-Returnabl)不可撤銷不可退還的不平等條約。甚至很多客戶因為需求一下子急凍,當初花100倍以上夠買的IC,只能用2~3折價格賤賣止損的情況,近期開始密集發生。

品牌客戶吃盡苦頭因深怕終端客戶漲價深怕市場不買單,最終當供貨不及需求,在全球打擊通膨升息時,市場需求急凍,終釀成無法收拾窘境,然而其中關鍵因素是國外大廠關鍵IC無法靈活配合供貨導致. 而靈活度高的台灣IC公司則過度樂觀搶晶圓代工產能,最終滿山滿谷的庫存,這情況稱之為長短料 (一些關鍵物料短缺導致生產中斷,系統產品少一顆物料都無法生產)。

客戶去年吃盡苦頭,過去及時生產的商業模式開始受到檢討,因為即時生產有很大一部分在於品牌客戶只給預測量(Forecast)而不給訂單,供應商為了怕時程跟不上客戶需求,只能自行先備料,最終上游庫存爆滿。

讀者可能會有疑惑,如果國外IC無法供應,找到替代料就可以接著生產,為何無法執行?

系統產品是需要安規認證與一連串測試(EMI、ESD、環境等測試),若承認一顆新的替代料再怎麼快要需求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中間過程需要打樣測試後再取得客戶承認,最後跑安規流程──承認新替代料事實上與開發一個新機種做的測試差距並不大。

過去品牌客戶與系統組裝廠客戶都希望能夠集中下單以量制價,取得好的價格降低成本。因此並沒有規畫關鍵零件替代料(Second Source),有替代料的大多是被動元件、連接器、線材等零件,或是不影響太多安規的為主。

IC類產品幾乎不太有替代料,這次風暴最主要的核心來自國外大品牌IC供貨問題,而IC類產品牽涉到眾多測試與安規,因此認真思考的是如何以防萬一(Just in Case)將IC在設計階段就建立替代方案,或是與IC供應商簽立採購合約,以保障供應端不因市場變化而劇烈波動。甚至去年交貨狀況屢屢出現問題的國外大品牌IC,在未來也難以取得客戶安心的信任,客戶在新產品設計時也會盡量避開這些品牌除非功能需求問題不得不用。

最後的反思:建立關鍵零件替代料與簽立供貨合約來因應

過去為了達到及時生產與以量制價的目標,集中下單的文化恐將改變,尤其實際狀況就是將庫存壓在供應商身上,只給預測量(Forecast)不給確認訂單的供應鏈文化,外商大品牌IC生產不同調一直無法有效率及時滿足市場需求,當市場正熱時成為絆腳石,當市場冷卻時卻又置身事外。

筆者認為今年的庫存風暴震撼教育已經改變過去文化,建立Second Source在主IC上或是與關鍵零件簽立保證供貨合約是未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的亡羊補牢,但這場庫存風暴的去化,恐將延續到2023年底才有機會緩解。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