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旭大彰化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最後一座水下基礎完工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29 日 9:2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風力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沃旭大彰化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最後一座水下基礎完工


沃旭能源宣布,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風場規模最大、離岸距離最遠、安裝數量最多的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最後一座水下基礎已安裝完工,且為本地供應商興達海基百分百在台灣製造的水下基礎。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在彰化外海 35-60 公里處,總共安裝 333 支水下基樁以及 111 座風機管架式水下基礎、兩座海上變電站管架式水下基礎,創下全球單一風場施工安裝管架式水下基礎數量最多的紀錄,也超越台灣海峽所有其他潛力風場目前所安裝水下基礎數量的總和,是台灣離岸風電建置工程前所未有的超級任務。

大彰化風場的水下基礎準備工作早在 2016 年就已經啟動,沃旭針對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進行詳盡的場址調查,從風場規畫、點位選擇、水下基礎結構設計,都是依照台灣海峽氣候與大彰化風場的海床狀況客製化設計並量身打造。最終確定裝置容量達 900 MW 的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採用 111 座 8 MW 風機及管架式水下基礎(jacket foundations),且每座水下基礎由三支水下基樁(pin piles)支撐。

水下基礎的生產製造由約 25 家本地供應商及下游廠商以及國際供應商負責,沃旭徹底運用在地廠商最大產能,早在 2018、2019 年便與新進台灣供應商簽約,讓供應商有充分時間進行生產準備、試作,並搭配已有合作經驗的供應商以確保風場建置時程。管架式下式水下基礎由台灣新進供應商興達海基,水下基樁則由新進供應商世紀離岸風電、台朔重工及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偕同本地下游供應商所打造。這些 made-in-Taiwan 的水下基礎和基樁現已成功安裝並矗立在台灣海峽上,實實在在成為離岸風電本土供應鏈發展的重要實績。

自去年 3 月展開海上施工以來,水下基礎安裝工程有來自全球各地不同國籍、超過 500 人施工團隊及超過30艘國內外船舶隊伍支援。包括來自荷蘭 Heerema 海事工程公司派出多艘重型運輸船協助水下基礎載運,交由重件安裝船 Aegir 協助水下基礎安裝,還有降低打樁噪音的氣泡圍幕船、基樁清理船、穩固水下基礎的灌漿船等。大彰化風場水下基礎施工過程也攜手本地海事工程業者,包括東方風能、歐潽士海洋風電的人員運輸船、台灣港勤公司、保時嘉里潔能的戒護船、國際海洋的減噪船等。

因應大彰化風場場址條件,近四年來沃旭努力不懈,克服設計、生產製造、冬季施工、天候、船舶動員、人員調度種種挑戰,更付出額外人力物力及資源,包括協助供應商克服學習曲線,以及投資升級台中港碼頭與後線土地作為存放重件及預組裝基地,期間還包括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施工進度與人員船舶調度造成重大挑戰,終得以完成全台首座大規模遠岸風場所有水下基礎施工的重要里程碑。

(首圖來源:沃旭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