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線破洞:史上最大「能源脫鉤」現在進行式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7 日 8:30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北溪管線破洞:史上最大「能源脫鉤」現在進行式


9 月 26~27 日,瑞典國家地震台記錄到兩次震動,一次達芮氏 2.3,震源在某丹麥小島附近,當地鮮有地震,讓瑞典人嗅出一絲不尋常。

北溪管線開了四個洞。

(Source:Berria,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兩條合計超過2,500公里的天然氣管線,是俄歐最重要的天然氣運輸專案,不過地緣政治劇變,管線幾乎關閉,只殘留一些天然氣在裡面沉睡。這依然成為人類歷史最大規模溫室氣體外洩事件。從開洞管線以每小時70萬噸速度湧出天然氣,海面形成直徑超過1公里的氣泡帶,像朵壓扁的向日葵。調查人員認為這是有組織、有預謀的攻擊,且很可能是「國家行為」才能成功破壞這種大型海底設施。

俄羅斯與美國相互暗示對方應負責,英、烏、波蘭等多國都有動機破壞管線,但截至目前,調查小組沒有徹底排除極端組織攻擊的可能性。這大概會成為死無對證爛帳,無數俄烏戰爭摧毀的基礎設施和破壞歐洲秩序後的新疤痕,卻不會是最後一個。

從能源外交到能源斷交

時間倒回半世紀前,能源合作是「嶄新」歐洲的象徵,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勢力,冷戰中後期提出以「接近帶來改變」的「新東方政策」。德國認為,冷戰並不能帶來真正和平,只會對歐洲乃至人類形成更大核戰風險,只有打開民間交流與經貿合作大門,讓聲音和利益調節鐵幕兩邊意識形態,才是解決歐洲危機的正確方式。

這種策略最具代表性的方案之一,便是能源合作,影響歐洲能源政策深遠。

為了取得西伯利亞豐富的礦產資源,德國等歐洲國提供蘇聯油氣管線建設技術、貸款、鋼鐵,甚至大口徑鋼管等一系列支援,蘇聯則用管線建成後油氣資源償還德國。冷戰時期特殊合作模式,為歐洲打開橫跨東西蘇聯的能源走廊。

這是一場不理美國、只屬歐洲人的經濟自決,類似跨越意識形態的合作,也成為冷戰時期的亮色。儘管美國始終堅稱類似能源合作損害歐洲安全,但歐洲工業區取得廉價能源,直接促進戰後經濟與工業起飛,尤其數十年多次中東石油危機,歐洲靠「東方」能源體系支撐,減輕能源衝擊影響。

對蘇聯而言,西方技術封鎖下,也充分開發西伯利亞油氣資源,達成東西部戰略資源平衡,並成為重要外匯收入。能源升溫合作一直持續到俄烏戰爭前,代表作便是北溪工程。北溪工程是俄烏「管線能源外交」最重要的里程碑,俄烏管線建設所有政治因素齊聚:

足以改變歐洲能源權力結構的龐大運輸量、複雜地緣政治博弈,超長規劃和建設週期讓一切變得更複雜,是歐洲與俄羅斯間的超級工程。

北溪一號與二號整體工程每年運輸55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考慮到俄羅斯年運輸量(含一號)約1,500億立方公尺,如果北溪二號和土耳其管線開始營運,俄羅斯能源將占歐洲進口天然氣半壁江山,對俄羅斯來說,歐洲也將成為最核心的現金流市場。

北溪之前,歐洲就是最大俄羅斯能源買家。除了天然氣,約30%石油進口來自俄羅斯,歐洲化石能源訂單最高一度占俄羅斯整體能源出口60%。俄羅斯財政收入約四成又來自能源產業,可說俄烏戰爭前,俄羅斯與歐洲互為最核心能源進出口夥伴。

儘管雙方合作風雨飄搖,如果僅從進出口量增長看,大概算是俄羅斯與歐洲的蜜月期。儘管摩擦不斷,但冷戰時期辛苦經營起來的雙邊能源關係,今年俄烏戰爭也終結了,能源當年是開門者,現在也是關門人。能源合作快速結束,對歐洲能源或俄羅斯經濟都很沉重,全球能源被迫開啟利益鏈大洗牌。

歐洲:脫鉤似脫皮

如美國國務卿對北溪事件的評價「這是大機會,一勞永逸解決依賴俄羅斯石油的問題」,歐洲脫鉤俄羅斯後的能源缺口,美國、卡達等各大石油出口國都展現欲取而代之的意願,歐洲這麼想,也這麼做了。歐盟消息,歐盟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量減少48%,依賴度從超過40%降到10%。 照規劃歐盟數年內將完全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化石能源。牌已經打出去了,歐洲沒有太多選擇,但歐洲與俄羅斯能源脫鉤,執行策略也有多方向。

歐洲本就有脫鉤時程表,激進新能源基礎設施投資,實現零碳電網計畫與清潔能源車普及,全面碳中和,不僅率先達成綠色願景,也順便擺脫依賴俄羅斯能源。從情感而言,這是最優雅的脫鉤姿勢,也是俄烏戰爭開始後第一選擇。

以德國為例,俄烏戰爭早期,議會就提議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投資、大幅提前零碳電網目標:從2035年提前至2030年,代表全國脫碳增速30%。但如果照這計畫,無論太陽能、風電、生物發電量至少5年內翻四到五倍。

(Source:cleanenergywire.org)

但今年夏天北半球極端氣候,打擊充滿烏托邦感的能源轉型之路。清潔能源看天吃飯於極端天氣時放大,500年一遇的乾旱導致水電與核電站發電效率下降,高溫讓太陽能板也無法發揮效率,大量城市缺水與缺電。

歐洲意識到要普及清潔能源工程過於龐大,不僅需複雜分散式發電能力,還要同樣龐大的儲能系統投資──後者能源效率甚至沒成熟。既然清潔能源無法短期填補空白,歐洲就需從其他地方引進更多天然氣,並重新啟動大規模傳統能源基礎投資。

北溪管線炸毀,顯然直接強化此決策。

歐洲的綠色政治使其厭惡類似投資,越來越痛苦的能源決策,不斷強化歐洲重新與俄羅斯談判的聲音。北溪炸毀讓政治角力議題從「是否恢復管線通氣」變成「是否斥資修復管線」。暫且不說修復管線難度不低(至少一年半以上),現在情勢下,提議修復管線本身就政治不正確。北溪事件後,原本就不通氣的管線讓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一度跳漲近20%。近日歐洲天然氣進口規模攀升後,價格才逐步恢復理性,但依然處於近年高位。

(Source:theice)

歐洲天然氣缺口填補者主要是美國和中東LNG(液化天然氣)。據中國商務部數據,2021年歐盟液化天然氣24%來自卡達,20%來自俄羅斯,26%來自美國,三家吃下70%進口量,但訂單轉移沒想像順利。

以卡達為例,在LNG領域一直雄心勃勃。上半年卡達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LNG出口國,但近七成出口到亞洲。對卡達來說,俄烏問題是歐洲的事,而非西方賦予的國際義務。多家媒體報導,卡達拒絕與歐洲簽訂短期訂單,只願簽20年長期訂單,防止更多天然氣投資被歐洲打水漂。

這顯然與歐洲脫碳計畫相背。最後雙方透過合資等模式,成立規模數百億美元的LNG專案,部分產能指定用於歐洲。大規模投資讓卡達LNG產量提升60%。不過這意味歐洲碳中和後,還需靠其他能源經濟體消化投資。而今年冬天,卡達也承認「沒人能填補俄羅斯的空白」。

▲ 備受關注的卡達North Field East擴建工程吸收大量歐美資本。(Source:卡達天然氣)

相比之下,美國條款相對靈活,但海運LNG綜合成本依然不菲,最核心在歐洲長期用管線收天然氣,一年內突然轉向海運LNG,導致國內外大量資源擠兌──全球LNG運輸船、天然氣儲存設施都是問題,又成為推高歐洲能源成本的因素。

以LNG運輸船為例,外媒估算「一艘裝滿液化天然氣的船成本約6千萬美元,歐洲收購時,價格已飆升到2.75億美元」。LNG船租賃價從一天不到10萬美元到超過30萬美元,預計今年冬天可能突破50萬美元大關。這都是歐洲從管道天然氣轉向海運天然氣會有的巨大成本。

歐洲沒有足夠時間準備好天然氣轉軌,重建能源體系至少需好幾年。如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預測,5~10年內歐洲都將面臨可怕的寒冬。歐洲能源轉軌將是全球能源市場的中期趨勢。

俄羅斯:轉向亞洲?

儘管石油是全球統一市場,但也受運輸成本與地緣政治影響,進而分割成不同「主場」。歐洲曾是俄羅斯主場,亞洲地區是中東油田更強勢,美洲曾是委內瑞拉占優勢,但美國頁岩油技術突破後大幅超車。

從地理距離看,西伯利亞油氣資源並沒有比海灣國有優勢,甚至有時中東油田距離更近,但俄羅斯能在歐洲塑造影響力,部分得益於完善管線建設使運輸成本降低和地緣政治穩定。近幾年歐洲才在以色列推動下建設連接歐洲與東地中海的EastMed管線。

(Source:banktrack.org)

歐洲一直是俄羅斯最大能源購買國,超長管線設施同樣是俄羅斯現金流來源。能源出口也認為是維持俄羅斯財政收入、國內經濟形勢與盧布穩定的重要支柱,不過俄羅斯目前處境與歐洲差異甚大。得益於俄烏戰爭後能源價格快速走高,雖然俄羅斯能源出口總量下滑,但出口金額卻正向增長,俄羅斯自己預測,2022全年天然氣出口量與同期相比下降近20%,但收入增長30%。

外媒報導「今年7~8月間,俄羅斯煤炭、石油、天然氣日出口量相較2~3月下降18%。經管線輸送的天然氣降幅最大,達56%,成品油降幅為34%,煤炭降幅為29%」。能源價格快速上漲,讓俄羅斯短期逃過財政與盧布不穩定問題,這也是後者在西方制裁後保持底氣的重要來源。

不過分析普遍認為,隨著能源價格日趨穩定,2023年後俄羅斯能源收入會面臨轉捩點。北溪管線短期無法恢復下,俄羅斯更需尋找新買家,價格是俄羅斯最大武器,不僅幫助俄羅斯規避財政風險,也為打開銷路的利器。與歐洲尋求進口多樣性一樣,俄羅斯也在尋找出口多樣化。以印度為例,過去半年印度煉油廠大量向俄羅斯購買石油,讓俄羅斯短時間快速成為印度第二大石油供應商。2021年俄羅斯勉強才進入印度第十大供應商。

不過印度與俄羅斯買賣石油價格保密,沒有確切報導可知俄油到底打了幾折。外媒報導俄羅斯給印度的折扣達20%。比起「敵對」歐洲,印度等中立發展中國家都很歡迎俄羅斯打折石油。野村證券報導,對印度來說,原油價格每上漲10%,生產總值(GDP)增長降低約0.2%,經常帳戶赤字擴大0.3%。

由於全球能源價格快速上漲,一些國家會選擇轉賣所持中東或美國LNG期貨單給歐洲,騰出空間購買俄羅斯打折石油。更便宜的能源價格意味第三世界國家有更多資源投入其他事業,甚至中東也變成俄羅斯石油進口國,自用能源短暫轉為俄羅斯石油,盡可能多出口本國石油到歐洲,既可規避合約風險,又賺到價差。

但這都要歸因於能源價格高的企業,給予俄羅斯足夠空間施展,尤其在亞洲,中東能源巨頭有成本優勢,俄羅斯價格戰並不是可持續策略,一旦價差變小,客戶就會回到中東懷抱。以印度為例,由於全球油價和俄羅斯的價差變小,9月初俄油進口量比8月下滑40%。

顯然俄羅斯同樣得尋找更常態化的能源出口地,中國為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自然是重點對象。以石油產品為例,2021年中國進口規模占俄羅斯出口總額30%,是僅次歐盟的第二大出口地,也是最大單一進口國。俄羅斯石油占中國進口量16%,僅次沙國17%,外媒報導8月又提高21%,雙方還有不小合作空間。

俄羅斯也在積極推動中國邊境管線建設,以提升對中出口能源的競爭力。環球時報報導,近期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受訪明確表示,準備上馬的橫跨中俄蒙三國「西伯利亞力量二號」管線,運輸量將與北溪二號相當,均為500億立方公尺,將取代北溪二號出口量。

不過與歐洲短期難找到合適對象一樣,俄羅斯也很難找到取代歐洲的市場。北溪事件更像為兩者復合可能性關上最後一扇門,這大概就是分手的代價吧。

(本文由 品玩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