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兵役訓練內容大幅改變,無人機、實彈射擊、戰傷救護和便攜式飛彈將成重點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27 日 19:01 | 分類 科技政策 , 軍事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義務兵役訓練內容大幅改變,無人機、實彈射擊、戰傷救護和便攜式飛彈將成重點


總統蔡英文於今日下午三點半正式宣布兵役延長,以及訓練內容和任務編制的修改,堪稱近十年來變化最大的改動,而參考現代戰場上的實際案例,新制義務役官兵也將學習使用各種符合戰場需求的裝備和技術。

國防部軍政副部長、前空軍中將柏鴻輝於記者會中說明義務役新制度相關重點,主戰部隊由志願役組成,負責領空、領海和領土安全,義務官兵可依專長興趣透過遴選加入。

延長為一年的義務役部隊將構成守備部隊,負責支援作戰、重要軍事和民間設施防衛以及協助民防任務,領導階層則由志願役軍士官擔任,這是國軍以往「濱海決戰、灘岸殲敵」戰略中,義務役通常被劃歸到灘岸防守有相當大的不同。

而最受矚目的訓練內容,柏鴻輝副部長指出,役期延長為一年後,新訓將從現有的 5 周增加至 8 週,並有 44 週的部隊訓練,抱括駐地、基地、兵科專精和聯合演訓等內容。

根據簡報內容顯示,新訓期間將會新增模擬戰場實景抗壓訓練,可能意味「震撼教育」將會以更新面貌回歸,體能訓練則會融入運動科學概念,新式體能訓練將強調實戰所需的肌力和耐力。

▲ 國軍新制義務役新訓和部隊訓練增加許多新內容。(Source:蔡英文 Tsai Ing-Wen

而多年來為役男詬病的新訓實彈訓練,也將從傳統臥射 104 發,增加各種戰鬥姿勢射擊訓練,實彈射擊量也將提高到 160 發。

此外,新訓期間也將新增戰傷救護與求生、戰術行軍、宿營等現代化步兵必須具備的自救和互助能力,因美軍和烏俄戰爭中大量案例顯示,具備戰傷救護能力的士兵可大幅降低失血致死的比率。

下部隊後的 44 週訓練,將包括 18 週的駐地訓練,內容將針對駐地單位任務需要進行專精、戰備和民防訓練;7 週的專精訓練,將依照不同兵科進行小隊戰鬥和多人操作武器練習;13 週的基地訓練將依照兵科實施綜合專業訓練,讓部隊具備執行戰備和聯合演習的能力;6 週聯合演訓則將聯合不同單位執行漢光演習和其他演習,模擬實戰情景。

為了增加官兵進行現代化戰爭能力,義務役步兵在役期期間實彈射擊數將不少於 800 發,此外依照新制度任務分配,以往多半由志願役官兵操作的標槍、紅隼反裝甲飛彈、刺針便攜式防空飛彈和無人機訓練,都將普及到義務役官兵,讓執行重要據點防衛的義務役官兵,也能夠在城鎮、住民地和近距離戰鬥場合中發揮戰力。

此外為了強化義務役官兵在駐地執行民防相關任務,在駐地訓練期間也將會強化傷患運送、CPR、初/中級救護員課程、防空避難、災情搜集和基礎搜救要領等訓練,讓義務役官兵除了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外,也能協助民防單位救助民眾。

2014 克里米亞危機期間,當年的烏克蘭軍無論是制度、訓練和裝備也處於觀念老舊、菁黃不接的狀況,導致俄軍快速占領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大批烏軍潰敗或投降,從那之後便全面向美軍和北約取經,在今年 2 月烏俄戰爭爆發後,烏克蘭正規軍在基輔、東線和南線戰場上表現與 2014 年判若兩人。

而目前北約仍持續在歐洲各國境內協助訓練烏克蘭軍,為了爭取時間將訓練時間壓縮到四個月內完成,但戰鬥意志強悍的烏克蘭新兵,透過北約實際、有效的訓練,僅四個月便可回到烏克蘭前線發揮戰力。

國軍近年面臨中國解放軍快速增長的規模和實力,這次的兵役改制除了解決多年來兵員不足的問題外,也需要從訓練內容上徹底強化單兵戰力,才能讓義務役官兵一改多年來「浪費時間」的既有觀念,成為真正具備現代化戰爭能力的戰鬥人員。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