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役恢復一年,你願意「花錢」請人幫你當兵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09 日 8:12 | 分類 軍事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義務役恢復一年,你願意「花錢」請人幫你當兵嗎?


義務兵役恢復一年,引起諸多徵兵制與募兵制的討論。本文從經濟學視角討論五件迷思。

迷思1:募兵制募不到足夠的兵,徵兵制才是解方

討論數量,不能離開價格。

任何商品短缺是因價格太低,以致需求量大於供給量。如缺電,因電價壓低,電力需求量大於供給量。只要電價調高,二者達成一致,短缺立即消失。

市面不缺高麗菜,因價格未受管制,供需始終達成一致;但輿論卻喊缺電,因為價格被政府壓低,所以供不應求。

缺兵也一樣。「募兵制募不到足夠的兵」是因為價格,也就是士兵工資太低,以致需求量遠大於供應量。只要募兵工資提高,短缺立刻消失。所以並不是「募兵制募不到足夠的兵」,而是「太低工資募不到足夠的兵」,這不是制度問題,而是價格不夠高問題。

迷思2:但現在人不願意當兵,募兵還是兵源不夠,徵兵才能徵到夠量

但,品質呢?

要把事做好,意願與能力缺一不可。徵兵不是徵到沒有意願,就是徵到沒有能力或不適合當兵的人。「兵貴精不貴多」,把這些沒有意願或沒有能力的人抓來當兵,就算數量再多,又有多少戰力?

「現在人不願意當兵」,其實是因收入或工資不夠高,無法吸引他們「自願」從事高風險職業。現實有很多高風險工作:從高樓洗窗到礦工,這些都有人做,原因是收入高到足以吸引他們願意承受風險。

當兵也一樣。有人要命不要錢,有人卻要錢不要命。「重賞之下有勇夫」、「殺頭生意有人做」,只要報酬夠高,就有人願意冒險。反之只出低價卻要別人為你上戰場賣命,世上沒有這種好康。

再說,募兵意味國家必須和市場競爭人才,工資就必須符合市場水準,募兵也是願意且有能力當兵者,這和任何企業招募員工一樣。沒有意願或能力的員工遲早被淘汰,企業才能提升競爭力。徵兵卻是強迫沒意願或沒能力的人留下,同時國家還要花納稅人的錢養他們,可不是個好主意。

迷思3:但募兵量比徵兵少啊,怎麼解決問題?

當然,募兵員數或許不像徵兵多,但是「數量」與「品質」的取捨。不妨簡單算術:假如徵兵可徵30萬人,每人月收入2.6萬元,政府一個月要花78億元,一年是936億元。

若募兵把每人月收入提高三倍到7.8萬元,假設只募10萬人,政府每年花的錢一樣,但前者徵兵30萬,有許多不願或不能當兵者;後者雖只募10萬人,但組成分子卻最適合又有意願者。於是問題變成:花同樣的錢,我們願意養30萬「庸」兵,還是養10萬精兵?

迷思4:保衛家園不是每人責任嗎?成年男子當兵才符合公平正義!

保衛家園不一定要當兵,若某人物理學超強,他可以坐在屋子裡研發先進導彈,就算他沒提槍當兵,照樣也是保衛家園。或一個人埋頭工作,幫公司賺錢,公司繳稅讓政府多買幾架飛機飛彈,他沒當兵也照樣有保衛家園。

專業分工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主因,讓每個人做最適合的事,社會越來越富有,政府才有本錢提高防衛能力。如果強迫每人放棄擅長的事都去當兵,社會變更窮,到頭來政府也沒本錢提升防衛能力,何者才是上策?

迷思5:徵兵已在做,說這些有什麼用?

其實有補救方式,就是被徵者出錢代募。徵兵是強迫賦予某些人當兵義務,也是強迫給另一些人免當兵的權利──沒被徵兵者,就是政府強行給他/她這種權利。

任何資產由政府分配,不會正好分給最適合的人。由政府分配「免當兵的權利」也一樣,政府不會知道此權利給誰最適合。

有些人即使已過當兵年齡,或部分女性,心智體能仍可當兵,只要誘因足夠,他/她們也願入伍。政府送給他/她們免當兵權利,等於是把價值較低的資產奉送給他/她們,是一種浪費。

要降低徵兵衝擊,政府可允許被徵者出錢請別人代服兵役,或從另一角度看:允許沒被徵召者,把「免當兵的權利」轉讓給被徵者。

這正是經濟學家寇斯(Ronald Coase)的「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只要資產權利有界定,不管最初分配給誰,市場交易會確保此資產最後落在估值最高者手上。

以交易分配「免當兵的權利」,史上有先例:經濟學家阿爾欽(Armen Alchian)在著作《交易與生產》說: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北軍兵源來自徵兵,但也允許每個被徵召者出錢請別人代服兵役。宋朝王安石變法也推行過這種方法。

「出錢代募」的好處是專業分工:不適合當兵者可繼續做他擅長的事,賺錢後找別人去服兵役。這些「別人」當然不是誰都可以,政府可設定標準:如3千公尺要18分鐘跑完,1分鐘可做40下伏地挺身等,就如任何企業招募員工也會設定標準。市場競爭會自動篩選出適合當兵者,把不適合者淘汰。

結語

「如何以最少代價,建立有戰力的軍隊」,這才是國防的目標。我們究竟是要徵兵式「重量不重質」,還是更有效率建立量少質精兵力?這才是值得思索的方向。

(作者:楊少強;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Al Jazeera English, CC BY-SA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