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蘋果 Vision Pro,找到殺手級應用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09 日 8:20 | 分類 Apple , xR/AR/VR/MR , 穿戴式裝置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戴上蘋果 Vision Pro,找到殺手級應用


WWDC 2023 第二天筆者代表《愛范兒》,成為世界首批體驗 Vision Pro 的人。 蘋果不允許錄影錄音,面對先進計算設備,筆者只能盡量用 2 位元程度的文字傳達體驗。

Q:使用前準備?

為了這次 Vision Pro 媒體 Demo,蘋果在 Apple Park 西北區域搭建白色房子 Fieldhouse,雖然是臨時區域,但絲毫看不出是組合屋。進場後熱情的工作人員示範如何做前置預備,以 iPhone 掃描臉部和耳廓,臉部是為選出最適合的眼鏡尺寸,非常類似 iPhone FaceID 登錄;耳廓掃描是校準空間音訊,只需左右 90° 轉頭。整個過程不到 1 分鐘。

Q:近視會有影響嗎?

不影響。筆者自備隱形眼鏡,不過工作人員根據眼鏡鏡片測量度數客製鏡片,鏡片用磁吸附在 Vision Pro 內。

Q:如何戴 Vision Pro?開機設定有哪些?

Vision Pro 眼罩是磁吸於機身,可更換,筆者臉大如盆,眼罩不算太服貼,和多數 VR 設備一樣,鼻梁下方會漏光。工作人員表示零售版會有更多眼罩尺寸可選。

工作人員建議捏住眼鏡中間較窄區域,避免指紋弄髒鏡頭。頭梁右後方有個旋鈕,調節頭部鬆緊度。與官網及宣傳影片不同的是,其實有頭頂綁帶,可分攤重量,但就會壓扁頭髮。

左後方有條 1 公尺多的白色編織線,可接外掛電池,有 2 小時續航。電力限制下,分拆式可能是較可行方案。外掛電池不可拆,大概也有變壓器功用,但配備 Type-C,可外接電源。

戴好後需設定眼球和手勢,Vision Pro 沒有手把,完全靠眼球、手勢和語音操作。筆者需盯著螢幕中央亮點移動眼球,亮點為六邊形,背景第一次全黑,第二次變亮。因亮度改變,瞳孔收縮程度會不同。

手掌設定更簡單,只需伸出雙手,長按右上角數位旋鈕就完成了,螢幕會出現 iOS 和 macOS 同款動態 Hello 畫面,立體浮在空中。

Q:Vision Pro 重不重?

明顯比 Quest Pro(722g)輕,可能與 Pico 4 Pro(458g)相仿,不會有明顯壓頭感。戴半小時後沒有不適。補充筆者頭圍 63 公分,算大頭界一員。

Q:沉浸感如何?

畫面非常清晰,沒有紗窗效應,完全看不出顆粒和畫素,毫無疑問是體驗過最清晰的頭顯,閱讀文件網頁完全沒有問題。

穿透視野,即透過 Vision Pro 看外面,與 SONY a7RIII 電子取景器看世界的清晰度相當,甚至可戴著滑手機。無論色彩、清晰度、幀率都遠勝 Meta Quest Pro、Pico 4 Pro,但與肉眼看見的世界還是有差別。

穿透視野偶爾可見輕微畫面抖動,只要不是快速轉頭,幾乎不會延遲,筆者嘗試快速揮動雙手才會有些「穿幫」,如果凍效應及成像不完整。邊緣有點綠紫色偏,但不太容易注意到。現場環境光還不錯,暗光環境未測試。

筆者戴著半小時都沒有暈眩症狀。

關於 FOV(視場角),蘋果沒有公佈數據,就筆者不完全可靠的感覺,可能與 Quest Pro、Pico 40 Pro 的 FOV 差不多,視野會有黑邊,就像用望遠鏡看世界。總體看 Vision Pro 沉浸感非常出色,是筆者體驗過頭顯當之無愧的 No.1。

頭顯的沉浸感

頭顯核心在沉浸感,核心指標有:

  • 解析度:這很好理解,不用解釋。
  • FOV:視覺可接受影像的角度範圍。人類雙眼視場角達約 188 度,但只有正面 60 度人眼才會聚焦,剩下約 128 度餘光正是影響 VR 沉浸感的關鍵。
  • 穿透視野(Passthrough field of view)允許使用者戴著頭顯也看到現實世界,但穿透視野通常是相機拍攝後傳輸的影像,品質和穩定性可能受設備和鏡頭限制。
  • 聲音:聲音方位感。
  • 延遲:還需要低延遲內向型追蹤,以及與世界「真實」互動。頭顯要能快速準確感測和反應頭部移動,當頭左轉,螢幕視角也要立刻跟上,延遲就會暈眩或不舒服。

Q:如何使用眼球追蹤和手勢互動?效果如何?

完成所有設定,長按進入主頁面,應用圖示是圓形,熟悉的味道。

眼球追蹤和手勢相互配合:眼球定位,等於滑鼠,手勢操作只有兩種:打開、拖曳。拇指和食指捏合就是「打開」,捏合移動就會拖曳。小插曲:起初筆者會本能伸手向空中想碰圖示,但其實手不用抬起就能在任何位置控制。

學習成本很低,1 分鐘就能上手。

眼球追蹤堪稱驚豔:靈敏度、精準度、速度都很高,沒有任何延遲,指哪打哪。舉例工作人員請筆者注視螢幕底部小圓點關閉頁面,筆者一看圓點也太小,底部還有個距離非常近的橫條(拖動視窗位置),沒想到完全不會誤操作。

這極佳體驗還有視覺和音效加持,當目光聚焦,圖示會靈敏凸起、有陰影變化,甚至音效。

當捏合手指甩動,視窗也會像真實世界運動軌跡,極度絲滑。眼球追蹤並非蘋果首創,但是第一家完整放入人機互動的公司。

Q:Vision Pro 瀏覽照片如何?

相同應用,完全不同的味道。拖曳照片到右下角放大工具,可放大到整間屋子大,看全景照片時,有置身現場的感受。

Q:Persona 效果如何?

蘋果安排設定好 Persona 的員工與筆者 FaceTime,接聽電話後,介面如畫框,有位 3A 大作主人公在中間,真實度還不錯,但嘴型和臉部肌肉有點不自然,雖然不到完美,但感覺距離近許多。

Q:有什麼印象深刻的功能?

一定是眼球追蹤和手勢。如果從未用過 VR 設備,3D 相機也能讓人驚呼,蘋果展示直接用 Vision Pro 拍的照片和影片,如小女孩慶生會吹蠟燭,能真實感覺蠟燭熄滅後煙迎面撲來,如果有什麼場景可類比,就像哈利波特的「儲思盆」吧。

類似體驗其他 VR 頭顯也有,但畫面清晰度無疑很影響沉浸感,這功能可稱為 Vision Pro 的殺手應用,價值在不僅看,還可拍攝,從這角度講,增加資訊傳播次元,如工業設計師開遠端會議,就可拍一張產品 3D 照分享,完全不用對著平面螢幕想像產品現實長怎樣。

這也是非常符合人性的功能,無法割捨的人事物,留不住的空間和時間,瞬間真正定格,只可惜體驗不能拍攝,很好奇筆者隨便拍能否和官方樣本有同等沉浸感。

Q:現實和虛擬切換效果如何?

用旋鈕可調節沉浸感,看虛擬內容時是否也可看到外面,空間互動蘋果充分借鑑物理世界感官體驗,過渡動效非常出色,有種逐漸遁入黑霧或黑霧消散感。

Q:旋鈕還有什麼用途?

  • 短按回主頁,類似 Home 鍵。
  • 連點兩次強制退出。
  • 長按畫面回正。

Q:觀影體驗如何?

蘋果示範影片為〈阿凡達〉,畫質清晰,3D 效果出色,配合頭部追蹤的空間音訊,有非常好環繞音場,雖然不及 IMAX,但超過多數電視。畫面還可切成電影院模式,甚至還能選擇坐前排或後排。

蘋果還示範 Vision Pro 製作的 Apple TV+ 節目,片頭會緩緩浮現立體感十足的蘋果 logo,有各種戶外景觀,如衝浪和懸崖峭壁。

Q:AR 體驗如何?

唯一稱得上 AR 的 Demo 的是一支互動影片:牆面緩緩出現一個窗戶,恐龍探出腦袋,筆者走向恐龍揮手,恐龍會有反應。另外是蝴蝶從遠處飛來,伸出手蝴蝶就會停在指尖。

Q:還有什麼有趣細節?

觀影時轉頭與旁人交談,對方影像會逐漸浮現,過程非常滑順。

Q:聲音體驗如何?

空間音訊某種意義也是聲音 AR,當轉頭畫面跟隨,聲音方位也會有變化,符合現實經驗。

Q:官方還提供什麼體驗?

「正念」,虛擬呼吸動效充滿空間,有種把人包起來的感覺,配合空間音訊,猶如身處 Teamlab。

Q:Vision Pro 究竟是什麼?

短暫的體驗後,筆者不確定這是 MR 設備還是頂級 VR 設備:它有 AR 建模的底層硬體,但把桌面體驗延續至空間。有趣的是,宣傳影片蘋果沒有提到 AR,只強調「空間計算」概念。合理解釋是,蘋果希望開發者以 AR 場景發揮想像力。

▲ 開發者製作的心臟 AR 模型。

Q:哪些場合可用?戶外能用嗎?

主要是家庭和工作,也比較適合飛機或火車等移動過程。想像「隨身攜帶」多台高解析度螢幕;想像在星巴克邊喝咖啡邊用多台大螢幕工作,這是空間計算最大的意義。

Q:蘋果宣傳片是渲染的吧,實際體驗和影片有差異嗎,不會重演 Google Glass 戲碼吧?

擬真度很高,但沉浸感不如影片好也是真的,因仍可看到黑邊,眼罩下方漏光也會把人拉回現實。3D 影像體驗效果就超過影片,好比無法用手機感受現場看 3D 電影的震撼。

Q:體驗時有任何奇怪之處嗎?

筆者不確定是否每人都能接受這類頭顯設備,也不確定能否像 AirPods 經歷唱衰後反成熱款,讀者可以想想會否願意戴著它坐在星巴克裡。

Q:Vision Pro 有外螢幕耶,這有何用途?

蘋果不希望頭顯隔絕使用者和外界,有人在附近時,Vision Pro 外螢幕會變透明,讓其他人也能看到使用者的眼睛。如在看 App,其他人知道你可以看到他們,但沉浸體驗時面罩會不透明,其他人就知道你看不見外界。這功能叫 Eyesight,彰顯蘋果的人性設計。

Q:Vision Pro 會成功嗎?

無論 Vision Pro 定位 MR 還是空間計算設備,本質上還是穿戴式裝備,首要解決的是使用者心理生理是否願意戴、願意長時間戴,還有待觀察。第二點,獨特價值能否抵消負擔,獨特價值並不包括新平台的新鮮感,而是真正留住使用者殺手級應用。上網看電影,只是新瓶裝舊酒,錦上添花,不夠顛覆電視或電腦體驗。

但「3D 相機」絕對稱得上 AR 平台原生應用,彩色影像誕生百年後,終於有新顯示技術留住瞬間。與其他 App 不同,3D 相機是專屬蘋果平台的獨特體驗,無法在其他傳統媒介還原這感受。是否有人性,往往是新技術成功的根本原因。

歡迎進入新宇宙

Vision Pro 是蘋果個人計算領域集大成,可看到蘋果十幾年研發人機互動、技術創新的許多影子:圖形介面、Apple Silicon、空間音效、Face ID、LiDAR 等。它是目前最好的頭顯:有史以來最高畫質,革新家庭影音娛樂體驗;徹底淘汰手把,用最自然的方式與設備互動;內容創作脫離二次元,完美定格時間和空間。

即便集眾多尖端技術於一身,Vision Pro 當然也有缺點:

  • 不夠輕,能否吸引用戶長時間使用因人而異。
  • 就是室內裝置,LiDar 距離決定它不能戶外用。
  • 外掛電池,雖是最優方案,但也好像回到隨身聽時代。
  • 還沒有現實環境應用,拓展資訊輸入和輸出還缺少殺手應用。

但說以上是缺點,不如說是時間因素。Vision Pro 至少讓人看到計算無處不在的可能性,不依賴智慧手機的可能性,科幻不只是科幻的可能性。歡迎你,進入新宇宙。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圖片來源: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