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馬遜雨林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碳匯,六成面積在巴西境內,故承擔決定森林命運的重責大任,然巴西前總統四年任期期間,亞馬遜森林砍伐大增,去年新總統盧拉上任後主張拯救森林,促成共享亞馬遜河流域的八個南美國家十幾年來首次聚會,制定雨林保護戰略。
亞馬遜雨林面積幾乎與美國一樣大,佔世界雨林面積一半、森林面積 21%,是世界最大碳匯,儲存高達 733 億噸碳,是全球應付氣候變化的主角,但氣候科學家警告,亞馬遜地區已踏上不歸路,砍伐森林導致生物群落遭破壞。
至去年亞馬遜森林消失 17%,科學家估計如果達 20%~25%,將到達臨界點,之後會失去樹木再生能力,大片地區轉成稀樹草原,影響吸收碳能力。2021 年亞馬遜部分地區排放的溫室氣體超過吸收量。如果森林砍伐持續,會造成一系列環境災難,包括惡化空氣品質、嚴重乾旱、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瀕危物種滅絕、呼吸道疾病增加、人畜共患病溢出風險增加。
巴西總統盧拉誓言保護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的未來取決於巴西的政治傾向,還好巴西人去年選出環保主義者。巴西新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2004~2016 年曾當過總統,任期亞馬遜森林砍伐量下降 72%,外界預測盧拉接手大位後,十年內森林砍伐量應可大幅下降 89%。
盧拉政府措施包括使用衛星圖像加強遠距監視,辨識森林砍伐地區所有者,限制獲金融貸款和其他措施為制裁。政府將毀林罰款加倍,並沒收禁運區內非法飼養的牛。上任六個月森林砍伐就減少三分之一。
盧拉最終目標是促成亞馬遜國家共同承諾 2030 年停止亞馬遜地區所有森林砍伐。亞馬遜合作條約組織 (ACTO) 成員國為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圭亞那、秘魯、蘇利南和委內瑞拉八國,共享亞馬遜雨林。本週成員國 14 年來首次坐下討論如何保護亞馬遜雨林,包括防止非法採礦和伐木。
最終目標是 2030 年停止森林砍伐
成員國在巴西貝倫市發表聯合聲明,稱為《貝倫宣言》,強烈主張原住民權利和保護,同時還同意水管理、健康、氣候峰會立場和可持續發展等合作。宣言設立科學機構,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就亞馬遜雨林科學問題發表權威報告,類似聯合國國際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但此次未能就盧拉倡議的 2030 年結束森林砍伐目標達成共識,反而讓各國自行決定森林砍伐程度,讓外界失望。許多科學家表示,政策制定者行動太慢,無法阻止災難性全球暖化。
- Brazil is hosting the Amazon nations in a bid to save the world’s largest rainforest
- Deforestation in the Amazon dropped by a third since Lula became president
- Amazon nations fail to agree on deforestation goal at summit
(首圖來源:Flickr/Alliance of Bioversity International and CIAT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