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抽象為具體,科學家用 350 年前機械定理解釋光屬性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23 日 18:18 | 分類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化抽象為具體,科學家用 350 年前機械定理解釋光屬性


光到底是什麼,好難懂?自 17 世紀牛頓與惠更斯首次爭論光的本質以來,科學家一直在思考光應該視為波還是粒子,又或者既是粒子也是波。最近,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科學家為 2 種不同觀點帶來新聯繫:可利用機械定理解釋最常見的光波複雜行為。

我們知道光有時表現得像波,有時像粒子,但要將兩者協調於統一框架下極其困難,17 世紀時牛頓一派的「光微粒說」與惠更斯、虎克一派的「光波動說」也因此爭論不休。

不過,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團隊最近採用惠更斯於 1673 年一本有關鍾擺的書中提出之機械定理,證明它也可以為光工作原理提供新見解。

研究人員指出,這個已有 350 年歷史的機械定理描述了質量與旋轉動量之間的關係,解釋旋轉物體所需能量如何根據物體質量及其旋轉軸而變化。

但該定理如何應用在沒有質量可測量的光呢?團隊將光的強度作為物理物體質量,然後將測量結果映射到可使用惠更斯力學定理解釋的坐標系;本質上而言,研究人員認為它們找到一種將光學系統轉換為機械系統的方法,然後使用完善物理方程描述它。

一旦將光波映射到機械系統,則光波特性聯繫立即變得清晰,曾經抽象的東西變得具體,比如可以從字面上測量「質心」與其他機械點的距離,彰顯光的不同屬性有何關聯,包括糾纏、偏振等。

透過機械概念,研究人員認為我們能以全新方式理解光學系統、簡化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

(首圖來源:pixabay